基于空间句法的南通市濠河风景区滨水景观步行空间研究
【摘要】:我国历史悠久,各地仍有不少古代城市设施遗存至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建设的兴起,依托护城河进行城市滨水景观建设,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城市的选择。当前,对城市滨水景观的研究多侧重对空间的抽象概括总结,缺少对空间形态的客观分析,尤其是滨水景观的使用的主体为以步行为主的城市居民,因此步行空间相对客观的评价城市滨水景观的优劣,空间句法作为能对空间进行客观量化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可以对此类城市滨水景观进行研究分析,并为解决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因此,本文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选取南通市濠河风景区为研究对象,结合空间句法理论与方法,研究其滨水景观步行空间形态与活力。本文在文献综述和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探究空间句法在滨水景观步行空间的研究方法,为空间活力的评价奠定理论依据。由于濠河风景区步行空间组成的多样化,结合空间句法的相关理论,因地制宜选用不同方法对不同类型的空间进行分析。针对步行行为的特点,确定测算的数值以及运用线段模型对主要的一些道路步行空间进行绘制方法的研究,同时对现状空间形态进行分类,为下文的研究提供技术基础。根据上文的研究结果,通过对濠河风景区步行空间不同测算半径下的研究结果与实地调查的数据相比较,得出居民在景区中的常用步行距离为600m,以此来作为景区整体空间活力评价的测算半径范围;局部的空间活力主要通过对景区节点与景观建筑的空间分析来表现,通过对水域的空间分析来清晰地表现水岸沿线的空间活力。最后,结合空间活力评价的结果,针对步行空间现存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判断待开发用地的周边空间形态,提出开发策略。本文通过将空间句法运用于情况复杂的滨水景观步行空间研究,探究空间活力与多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通过量化分析方式表现出来,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为城市滨水空间的建设提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