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摘要】:农业科技园区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作为农业技术创新和现代农业生产示范的载体,在增加农民收入、培育龙头企业和加强科技示范、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农业已经迈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在“十四五”规划背景下,立足于产业基础,进一步“做优做强”主导产业,是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以淮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研究对象,调研了园区目前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优势,围绕园区的功能定位、地理区位、科技创新能力、产业基础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趋势和背景下,对园区今后的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向进一步明确研判,提出在现有产业基础上壮大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品牌农业,推动现代农业资源、人才要素集聚,加强科技交流,以此来推动园区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发挥园区的创新引领、辐射示范带动作用。在结合园区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本文建立了淮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13至2020年期间园区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品牌建设和绿色发展数据,运用熵值法对园区产业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园区发展趋势。研究结论表明:园区自创建以来,产业发展水平取得了明显的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品牌建设水平也显著增强,当前淮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产业发展处于转型跨越发展阶段,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国内外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经验,从重视规划布局、建设生态农业、培育品牌主体、推动产业融合、发挥科技引领等方面提出了推动淮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为淮安及周边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
|
|
|
1 |
张铁,王振生,王瑞,王春光,耿梅英;新世纪农业科技园区体制建设中存在问题与对策的探讨[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5年03期 |
2 |
李国新,张天柱;农业科技园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5年01期 |
3 |
陈琴苓,刘炜,邱俊荣,梁镜财,黄洁容,孙玲;农业科技园区的分类及其发展对策探讨[J];广东农业科学;2002年05期 |
4 |
王朝全;;农业科技园区的目标、绩效与治理——基于混合组织理论的视角[J];经济体制改革;2006年02期 |
5 |
翟虎渠,刘旭,侯向阳,沈贵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5年05期 |
6 |
王振生,王瑞,张铁,蔡淑娟;农业科技园区规划的理念与体制创新的探讨[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3年02期 |
7 |
洪俊;章永勇;;浙江省农业科技园区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6年08期 |
8 |
郑宝华;王志华;刘晓秋;;农业科技园区创新环境对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4年12期 |
9 |
李庆;魏建美;卢慧;万余花;;江西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农业展望;2015年02期 |
10 |
段巍巍;王贵彦;赵红梅;陶佩君;;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探析[J];农业科技管理;2006年05期 |
11 |
周小琴,查金祥;农业科技园区:功能定位、建园模式与运行机制[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
12 |
潘业勤,龚静,周康,宋家玲,王黔生;建设有特色的农业科技园区 发展贵州生态旅游业[J];贵州农业科学;2005年01期 |
13 |
查金祥;农业科技园区建园模式[J];乡镇经济;2002年02期 |
14 |
祝捷;黑龙江省军川农场申报省级农业科技园区通过可行性论证[J];现代化农业;2002年10期 |
15 |
岳喜优;;农业科技园区创新发展政策支持机制——基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J];农业科学研究;2021年03期 |
16 |
李庆;魏建美;卢慧;万余花;;对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知识产权战略的思考[J];大众科技;2014年10期 |
17 |
魏秀芬;王胜雄;孙国兴;;天津农业科技园区的主要特征、基本做法与示范带动模式[J];天津农业科学;2013年04期 |
18 |
穆瑞杰;;农业科技园区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1年04期 |
19 |
李冬梅;严立冬;;四川乐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调查与思考[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
20 |
叶军;农业科技园区基本理论问题刍议[J];农业经济;2003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