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多形白僵菌(Beauveria amorpha)代谢物中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研究

丁晓娟  
【摘要】:在一次对供试菌株抑制单胺氧化酶活性物质的筛选过程中,发现一株多形白僵菌菌株Ba02 [Beauveria amorpha (Hohn.) von Arx]发酵液 的代谢产物具有很强的抑制单胺氧化酶活性。本试验就是建立在此基础上展开了进一步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发酵液乙酸乙酯萃取脂溶相样品半数抑制浓度(IC50)及其动力学特征的研究;最佳发酵时间的确定;活性组分的分离提取工艺和纯化技术路线;甲醇提取物的体内活性研究;单一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浓度和抑制单胺氧化酶(MAO)活性关系研究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Ba02菌株发酵液脂溶相组分对MAO的抑制活性呈量效关系,经计算得出其对MAO-A、MAO-B抑制的IC50分别为18.3μg.ml-1、28.2μg.ml-1;抑制特征曲线表明Ba02菌株发酵液脂溶相组分对MAO-A呈竞争型抑制,对MAO-B为混合型抑制,Km值分别为0.47×10-5mol.L-1、 0.11×10-5mol.L-1。 应用薄层层析试验得出:Ba02菌株的最佳发酵时间为10.5d 。 通过对最佳浓缩温度、萃取试剂、萃取体积比、萃取次数的筛选试验,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50℃浓缩发酵液至原体积的1/5,3倍体积95%乙醇(乙醇终浓度为70%)醇沉,弃沉淀并脱醇后,以乙酸乙酯为萃取试剂,2:1的体积比进行萃取,分三次萃取,取脂溶相,脱去乙酸乙酯有机溶剂后冷冻干燥。 本试验采用硅胶吸附层析色谱对粗提物进行初步纯化,通过薄层层析进行最佳流动相筛选,结果表明:Ba02菌株脂溶相组分在展开剂为乙酸乙酯:甲醇:水=85:10:5时,各斑点分离效果最佳。因此选用同样极性配比的溶液作为脂溶相组分的柱层析洗脱剂。 由于初步纯化已得到了较好的分离效果,本试验直接应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进一步纯化,最终得到四个纯度较高的纯品。应用薄层层析法(TLC)、高效液相法(HPLC)进行纯度鉴定,结果表明:四个样品均为单一组分,并对含量最高(86%)的组分JL-1的结构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质谱(MS)、核磁共振(NMR)、红外光谱(IR)以及紫外光谱(UV)分析表明:该组分的分子量为306,初步推断其分子式为C14H10O8。经Champman Hall 天然产物数据库查询,该化合物为一已知化合物。数据库中有关该化合物的理化性质描述与本研究分离得到的完全一致。因此可知本研究所得到的MAO抑制剂为节卵孢素(Oosporein),此种化合物对MAO的抑制活性尚属首次发现。 Ba02菌株甲醇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抑制单胺氧化酶-A作用。且在对未预知的慢性小鼠抑郁模型脑组织线粒体单胺氧化酶活性的测定中发现,Ba02菌株甲醇提取物在25、50、100mg.kg-1三个剂量组对慢性应激模型小鼠脑组织线粒体MAO-A,B活性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白僵菌大池生产方法[J];新农业;1974年10期
2 ;在林中培养白僵菌种源[J];湖北林业科技;1977年03期
3 ;应用白僵菌防治竹斑蛾试验[J];湖南林业科技;1979年06期
4 王鹤坤;白僵菌防治榆树金花虫的初步试验[J];中国生物防治;1988年02期
5 缪文超,朱金国,周明仁,陈文辉,李廷宝,吕红;采用液固两相新工艺优质、快速、大量生产白僵菌孢子粉[J];中国生物防治;1993年01期
6 罗基同;飞机喷白僵菌粉防治马尾松毛虫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森林病虫通讯;1998年01期
7 杨大荣,韩灯保,李朝达,陈朝进,茶绍荣,字庭超,杨有武;白僵菌防治茶园中毒蛾的研究[J];中国茶叶;1998年06期
8 孙鲁娟,吴孔明,郭予元;不同温、湿度下白僵菌对棉铃虫幼虫的致病力[J];昆虫学报;2001年04期
9 冯玉元;白僵菌防治草坪害虫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2003年01期
10 张永;孟桂娟;;用白僵菌巧治害虫[J];农家致富;2006年11期
11 ;白僵菌的生产和使用[J];福建林业科技;1974年02期
12 梁荣华;怎样克服高温季节大床发酵白僵菌的污染现象[J];福建林业科技;1974年02期
13 ;问题与解答[J];微生物学通报;1975年03期
14 ;白僵菌露天培养[J];湖南林业科技;1977年01期
15 邱益三;真菌治虫及其进展[J];植物保护;1981年05期
16 ;白僵菌的危害及其防护措施的研究[J];湖北林业科技;1981年04期
17 郭守桂,王自儒;白僵菌封垛防治玉米螟[J];植物保护;1982年06期
18 李雅志;陈京元;乔永交;张世美;汪国林;肖华方;罗昌文;刘安安;;白僵菌纯孢子粉的工业化生产及其质量研究[J];湖北林业科技;1989年03期
19 ;白僵菌防治玉米螟的大田试验[J];新农业;1973年19期
20 戚凯;;白僵菌及其土法生产与应用(三)[J];新农业;197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农向群;;快速提取白僵菌DNA方法的比较与改进[A];全国生物防治暨第八届杀虫微生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2 农向群;;快速提取白僵菌DNA方法的比较与改进[A];全国生物防治暨第八届杀虫微生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3 农向群;;快速提取白僵菌DNA方法的比较与改进[A];全国生物防治暨第八届杀虫微生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4 农向群;;快速提取白僵菌DNA方法的比较与改进[A];全国生物防治暨第八届杀虫微生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5 农向群;;快速提取白僵菌DNA方法的比较与改进[A];全国生物防治暨第八届杀虫微生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6 农向群;;快速提取白僵菌DNA方法的比较与改进[A];全国生物防治暨第八届杀虫微生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7 农向群;;快速提取白僵菌DNA方法的比较与改进[A];全国生物防治暨第八届杀虫微生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8 农向群;;快速提取白僵菌DNA方法的比较与改进[A];全国生物防治暨第八届杀虫微生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9 农向群;;快速提取白僵菌DNA方法的比较与改进[A];全国生物防治暨第八届杀虫微生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10 农向群;;快速提取白僵菌DNA方法的比较与改进[A];全国生物防治暨第八届杀虫微生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兰兰;一种白僵菌代谢产物提取物(BCEF0083)抗实验性抑郁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3年
2 李会平;桑天牛幼虫高致病性白僵菌菌株筛选及其致病机理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7年
3 侯庆;针刺治疗郁证的研究[D];天津中医学院;2003年
4 陈斌;昆明地区蚜虫病原真菌的发生与两种生防真菌制剂对菜蚜及粉虱的田间防效评价[D];浙江大学;2004年
5 王滨;白僵菌持续控制马尾松毛虫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学基础[D];浙江大学;2003年
6 吴安华;胶质瘤特异性肽疫苗相关肽及胶质瘤特异性启动子的鉴定[D];中国医科大学;2003年
7 李润平;阿魏酸钠、川芎嗪、三七总皂甙、银杏酮酯预防急性氧中毒作用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1年
8 宋漳;防治马尾松毛虫绿僵菌的应用基础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
9 蒋学英;黄皮酰胺的促智作用机制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4年
10 何学友;金龟子绿僵菌松墨天牛优良菌株筛选及其林间宿存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晓娟;多形白僵菌(Beauveria amorpha)代谢物中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4年
2 季香云;白僵菌固体发酵及对蔬菜害虫毒力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
3 胡加付;白僵菌工业化生产与防治天牛技术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1年
4 汤陈生;白僵菌优良菌株及林间使用剂型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4年
5 吴永明;抑制单胺氧化酶活性治疗血管源性脑水肿的实验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0年
6 李强;单胺氧化酶单克隆抗体对大鼠血管源性脑水肿作用的实验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7 王国昌;北方干旱地区油松毛虫致病性白僵菌的筛选[D];山西农业大学;2003年
8 程燕;一种白僵菌代谢产物提取物(BCEF0083)的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D];安徽医科大学;2004年
9 胡德军;球孢白僵菌油剂的改进、田间应用效果以及枯叶蛾虫瘴霉的初步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4年
10 杨苗苗;松叶蜂病原微生物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怡勇;甘草制剂可治多种疾病[N];大众卫生报;2005年
2 王怡荣 李炎;武宁生物“利剑”防护生态安全[N];九江日报;2010年
3 尹维万;白僵菌防松毛虫冬季放菌效果好[N];湖南科技报;2005年
4 青海证券 常锦;做多形态掩盖做空本质[N];财经时报;2001年
5 殷元元 实习生 余勤琴;黄山周边松树系上“白腰带”[N];黄山日报;2006年
6 薛志成;蚕白僵病发生原因及防治[N];云南科技报;2007年
7 陆善旦;广西僵蚕价格飚升[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8 吴桂亮;防治蚕白僵病关键是彻底消毒[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7年
9 薛志成;谨防蚕白僵病[N];陕西科技报;2006年
10 四川 珂珂;更多色彩 更多形态 SID 2004(中)[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