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高剂量铜防制仔猪早期断奶应激综合征的机理研究

王希春  
【摘要】:在仔猪日粮中添加高剂量铜(硫酸铜),研究高铜日粮对断奶应激仔猪生长性能、抗氧化酶活性、血清生化指标、血清激素水平以及血清和组织中铜、铁、锌含量的影响,探索高铜防制仔猪早期断奶应激综合征的机理及应用安全性。选用 60 头 28±2日龄“长大定”三元杂交断奶仔猪,按体重和性别随机分成三组,每组 20 头。Ⅰ组(对照组)仔猪饲喂基础日粮;Ⅱ组仔猪在断奶后 14 天内饲喂基础日粮+250mg·kg~(-1_铜(CuSO_4·5H_2O),然后改喂基础日粮;Ⅲ组仔猪饲喂基础日粮+250 mg·kg_(-1) 铜(CuSO_4·5H_2O)。进行为期 28 天的试验。所有试验猪均于断奶后 0、7、14、28 天空腹称重,计算采食量,并观察断奶后腹泻情况。同时每组固定 10 头仔猪,于断奶后 0、7、14、28 天,经前腔静脉采血,测定血清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血清铜兰蛋白(CP)的活性;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B)、总胆固醇(CHL)、尿素氮(UN)、碱性磷酸酶(ALP)、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的含量;血清生长激素(GH)、胰岛素(INS)、三碘甲腺原氨酸(T_3)和甲状腺素(T_4)的水平以及血清铜、铁、锌水平。在试验结束时从每组随机选 5 头公仔猪进行屠宰取样,分别测定脑、心、肝、脾、肾组织中铜、铁、锌的含量。得出如下结果: 1. 日粮添加高剂量铜能够显著提高断奶应激仔猪的生长性能。与对照组相比,Ⅱ组仔猪平均体重在 7、14 和 28 天分别提高 8.3%(p0.05)、13.2%(p0.01)和8.6%(p0.05);平均日增重在 0~7、7~14 和 0~28 天分别提高 58.1%(p0.01)、32.4%(p0.01)和 13.6%(p0.01);日采食量分别提高 50.2%(p0.01)、15.7%(p0.01)和7.7%(p0.05);料重比在 7~14 和 0~28 天分别降低 12.5%(p0.01)和 4.8%(p0.05);腹泻指数在 0~14 天降低 74.9%(p0.01)。与对照组比较,Ⅲ组仔猪平均体重在 7、14和 28 天分别提高 6.8%(p0.05)、12.8%(p0.01)和 18.5%(p0.01);平均日增重在 0~7、7~14、14~28 和 0~28 天分别提高 63.7%(p0.01)、35.5%(p0.01)、26.8%(p0.01)和 32.3%(p0.01);日采食量分别提高 57.7%(p0.01)、15.9%(p0.01)、13.6%(p0.01)和 17.8%(p0.01);料重比在 7~14、14~28 和 0~28 天分别降低 14.1%(p0.01)、10.4%(p0.05)和 10.6(p0.01);腹泻指数在 0~14 天降低 73.5%(p0.01)。与Ⅱ组比较,Ⅲ组仔猪平均体重在 28 天提高 9.1%(p0.05);平均日增重在 14~28 和 0~28 天分别提高 24.5%(p0.01)和 16.4%(p0.01);日采食量提高 13.1%(p0.01)和 9.4%(p0.05);料重比降低 8.9%(p0.05)和 6.1%(p0.05);腹泻指数在 0~14 天无明显区别(p0.05)。 2. 高剂量铜能够显著提高断奶应激仔猪血清抗氧化酶的活性。与断奶时相比,对照组仔猪血清 CuZn-SOD 在断奶后 14 天下降 14.3%(p0.01),在 28 天又恢复到断奶时的水平;Ⅱ组仔猪从断奶后 0~28 天无显著变化(p0.05);Ⅲ组仔猪从断奶后 0~ II 14 天无显著变化(p0.05),在 28 天升高 12.8%(p0.05)。与对照组比较,Ⅱ组仔猪在 14 天提高 19.2%(p0.01);Ⅲ组仔猪在 14 和 28 天分别提高 19.8%(p0.01)和 11.9%(p0.05)。与Ⅱ组比较,Ⅲ组在 28 天提高 11.3%(P0.05)。 与断奶时相比,对照组仔猪血清 CP 在断奶后 14 天下降 11.5%(P0.05),在 28 天又恢复到断奶时的水平;Ⅱ组和Ⅲ组仔猪在断奶后 7 天内无显著变化(p0.05),在 14 天均有上升的趋势,28 天时,Ⅱ组仔猪恢复到断奶时的水平,而Ⅲ组仔猪升高 24.2%(p0.01)。与对照组比较,Ⅱ组仔猪在 14 天提高 25%(p0.01);Ⅲ组仔猪在 14 和 28 天分别提高 26.3%(p0.01)和 23.7%(p0.01)。与Ⅱ组比较,Ⅲ组仔猪在 28 天提 高 22.1%(p0.01)。 3. 日粮添加高剂量铜对断奶应激仔猪体内血清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与断奶时 相比,各组仔猪血清 TP 在断奶后 0~7 天分别下降 16.4%(P0.01)、13.2%(P0.01)和 14.2%(P0.01)。各组仔猪血清 ALB 在断奶后 0~14 天一直下降,与 0 天相比,14 天 分别下降 16%(P0.01)、15.1%(P0.01)和 14.6%(P0.01)。各组仔猪血清 GLOB 在断 奶后 0~7 天内显著下降,到 14 天有所回升,与 0 天相比,在 7 天分别下降 27.8%(P0.05)、26.7%(P0.05)和 24.2%(P0.05)。各组仔猪血清 CHL 在 0~7 天显著 下降,14 天有所回升,与 0 天相比,在 7 天分别下降 42%(P0.01)、43.2%(P0.01) 和 43.2%(P0.01),14 天分别下降 23.9%(P0.01)、22.6%(P0.01)和 24.5%(P0.01)。 与 0 天相比,Ⅰ组仔猪 SUN 含量在断奶后 7 天内显著升高 15.9%(P0.05),但 14 天 时又降到原来水平,Ⅱ、Ⅲ组仔猪在 0~28 天无显著变化。各组仔猪血清 ALP 在 0~ 7 天分别下降 21.7%(P0.01)、21.6%(P0.01)和 23.3%(P0.01)。各组仔猪血清 GOT 和 GPT 在 0~28 天均无显著变化(p0.05)。整个试验期间,除 SUN 外,3 组之间的 生化指标在 7、14 和 28 天均差异不显著。结果显示,与Ⅰ组比较,Ⅱ和Ⅲ组仔猪 SUN 在 7d 分别降低 15.8%(P0.05)和 16.2%(P0.05),14 和 24d 无差异;高铜对以上其它 各组仔猪血清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 4. 日粮添加高剂量铜对断奶应激仔猪的某些血液激素水平有显著影响。与断奶 时相比,Ⅰ组仔猪血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赵昕红,李德发,田福刚,杨汉春,杨唐斌;高锌和高铜对仔猪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2 王平,何欣,王晓霞,周拴榜;高铜、高锌日粮饲养效果的试验报告[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3 张洁;;论饲料中铜对畜禽生长代谢的利和弊[J];饲料博览(技术版);2008年01期
4 赵式文;仔猪白痢的综合防治[J];动物学杂志;1977年04期
5 刘护国;宋开彬;;仔猪链球菌病临床报告[J];甘肃畜牧兽医;1987年03期
6 刘学剑;;仔猪的采食行为与补饲栏位置的关系[J];云南畜牧兽医;1990年02期
7 夏道伦;胡万涛;;母猪一胎多产仔猪的喂养法[J];农业科技通讯;1990年09期
8 杨国安,赵树欣,刘文德,周维川,李毓湘,郑兆康,马利军;仔猪注射铁制剂的效果试验[J];新疆农垦科技;1991年02期
9 林家义,钟清莲,郑福生;仔猪秋冬腹泻 不要乱用抗菌素[J];江西农业科技;1992年06期
10 Nils Dubbledom,高翔;平衡仔猪消化的饲料蛋白和能量源[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2年01期
11 叶培根,唐万勇,雷宜福,刘莲意,余引娣;注射乙型脑炎弱毒疫苗引起仔猪过敏反应的调查报告[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2年03期
12 ;仔猪补铁防贫血[J];北京农业;1994年04期
13 吴罗发;选养仔猪的目测法[J];江苏农机与农艺;1994年05期
14 ;仔猪补铁防贫血[J];中国农垦;1994年03期
15 何余湧,陈匡辉;浅谈断奶仔猪的营养和管理[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1995年01期
16 纪孙瑞,李进昌,徐士清,周鉴卿,陈沛琪,吴敏谨,潘水银,吴梅福,范树祥,周樟松,严金来,俞小牛,于永清;仔猪28日龄断乳及其配套技术效果的研究[J];养猪杂志;1995年04期
17 钟清莲,林峰,林胜芳;仔猪秋冬腹泻 不要乱用抗生素[J];中国兽药杂志;1995年04期
18 窦段扬;仔猪哺乳期死亡原因及对策[J];北京农业;1996年04期
19 郑学庆,施建宁;农户仔猪补铁效果试验[J];福建畜牧兽医;1996年S1期
20 窦段杨;仔猪哺乳期死亡原因及对策[J];云南农业;199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铁忠;曲悦;李玉平;李静;魏芝兰;尉超;高丰;;仔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诊断及其病理学系统观察[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张珊珊;郭加丰;;规模化猪场仔猪猪瘟免疫效果实验[A];福建省畜牧兽医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陆庆良;黎云波;;仔猪下痢辨证论治[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第二届中国兽医临床大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4 卢晓杰;孙清莲;宋贻亮;朱相俊;姚四新;高凤云;卢晓辉;;仔猪蛔虫病的诊治[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第12次暨中国动物病理生理学专业委员会第11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5 周勇岐;邵国青;苏国东;彭勋;朱清妹;;SEW与生物安全措施在规模化猪场的应用[A];现代化养猪企业经营管理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王恬;许若军;郑春田;邹仕庚;马玉敏;;胰岛素及IGF—I对仔猪胃肠道生长发育的营养调控[A];第四届中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赵金香;孙会;矫继峰;张庆华;;酵母铁对仔猪免疫机能影响的研究[A];第一届中国养猪生产和疾病控制技术大会——2005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方正锋;罗杰;黄飞若;赵胜军;刘梅英;蒋思文;彭健;;DL-2-羟基-4-甲硫基丁酸对仔猪门静脉的血浆流速和氨基酸净吸收的影响[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左瑞雨;魏向阳;冯华;常娟;尹清强;;转植酸酶基因乳酸杆菌的研制及对仔猪的促生产作用[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潘宝海;李德发;;仔猪的能量饲料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永义;茶多酚对氧化应激仔猪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2 董世山;中药对仔猪腹泻的防治作用及其机理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3 于卓腾;大豆黄酮对仔猪肠道微生物的影响和雌马酚产生菌的分离及其特性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4 王之盛;纳米氧化锌的营养生理效应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5年
5 吴永魁;仔猪冷应激反应中激素、HSP70及其mRNA的动态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6 姚浪群;安普霉素对仔猪蛋白质营养、内分泌和低温应激影响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0年
7 余冰;AMPK对应激状态下仔猪脂质代谢的调节作用[D];四川农业大学;2003年
8 陈行杰;日粮能量水平和油脂来源对猪脂肪ob基因转录表达调控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9 霍永久;乳源活性肽对新生仔猪小肠发育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10 朱忠珂;固态发酵植酸酶、溶菌酶对肉仔鸡及仔猪的应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希春;高剂量铜防制仔猪早期断奶应激综合征的机理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5年
2 李建文;免疫应激对10kg仔猪可消化赖、蛋、色、苏氨酸平衡模式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02年
3 王学梅;母猪饲粮中添加氨基酸螯合铁预防仔猪贫血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2年
4 王杰;复合酸化剂的筛选及其对断奶仔猪的应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5 李淳;四川农村日粮类型仔猪复合预混料配方筛选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4年
6 刘燕;猪益生性芽孢杆菌的筛选与特性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7 段志富;不同蛋白水平对6.5~10千克仔猪生产性能、养分利用及整体蛋白周转代谢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05年
8 高晶;断奶仔猪日粮中Lys与Trp的适宜比例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5年
9 张凤鸣;仔猪腹泻与血液内毒素相关性[D];四川农业大学;2004年
10 赵元;大豆球蛋白及β-伴大豆球蛋白在仔猪体内消化动力学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怎样让新购仔猪不得病[N];吉林农村报;2005年
2 梁久梅;养猪新法:离地笼养仔猪[N];瓜果蔬菜报.农业信息周刊;2007年
3 祈东;仔猪的春季饲养[N];大庆日报;2008年
4 刘星;仔猪的免疫程序[N];山西科技报;2009年
5 刘万珍;春季如何养好仔猪[N];湖北科技报;2008年
6 记者 张文;我市仔猪价格大幅上涨[N];巴彦淖尔日报(汉);2008年
7 江东洲 江焰;中国首批性别控制仔猪在广西诞生[N];科技日报;2009年
8 石家庄新乐市农业畜牧局 赵锋杰;当前购进仔猪育肥饲养4注意[N];河北农民报;2011年
9 记者 苏建平;张氏集团20万头仔猪繁育基地污染减排工程通过验收[N];青海日报;2009年
10 ;仔猪秋防三种病[N];吉林农村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