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与p53蛋白相互作用的蛋白质研究
【摘要】:
肿瘤抑制基因p53位于人类17号染色体的短臂上,其转录翻译编码的野生型p53蛋白由四部分组成:N-端转录激活区,DNA结合区,寡聚化区域和C-端调控区。在人类50%以上的肿瘤组织中均发现了p53基因的突变。p53可以调控下游多种基因表达,其功能主要表现在阻滞细胞周期、促进细胞凋亡、维持基因组稳定性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四个方面。
P53蛋白是一种重要的肿瘤抑制因子,作为转录因子在转录网络之中发挥核心作用。它的功能多发生在蛋白水平上,这些转录后修饰包括泛素化、磷酸化、sumo化、甲基化、乙酰化等。
为了进一步研究p53蛋白在肿瘤治疗研究中的作用,本文采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与p53蛋白相互作用的蛋白质。酵母双杂交(yeast two hybridization)是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最有效方法之一。这个技术的产生是基于对酵母转录因子GAL4性质的认识。由于p53蛋白是转录因子,我们将其转录激活区(1-62aa)缺失,以p53蛋白的62-393aa作为诱饵。以p53和大T抗原为阳性对照,以大T抗原和Laminc为阴性对照,对人乳腺文库进行筛选,寻找与之相互作用的蛋白质,为深入研究p53的功能提供新的线索。结果如下:
1.运用PCR方法成功扩增出了目的基因片段:p53(62-393aa),并插入到PGBKT7载体上,测序证明无移码和错码,保证了读码框的完整性。
2.将PGBKT7-p53(62-393aa)转化到酵母细胞后,提取蛋白质,进行western blotting检测,蛋白质表达且大小正确。
3.通过自身转录激活测试系统表明,PGBKT7-p53(62-393aa)片段没有自身转录激活活性,可以进行酵母双杂交筛选。
4.完成了大量的筛选验证工作,从人乳腺文库中获取了与诱饵蛋白质相互作用的蛋白质PIAS3,它可能为p53的功能研究提供重要的线索。
5.从人乳腺文库中钓取了PIAS3基因cDNA,并测序正确。
6.将PIAS3基因cDNA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KG上,并且表达出融合的原核蛋白质。
|
|
|
|
1 |
李铁强;吴永英;范洪臣;王立群;;酵母双杂交系统研究进展[J];生物信息学;2008年01期 |
2 |
孙玉宁,李春荣,靳更林;酵母质粒PCR扩增及酶切在酵母双杂交中的运用[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
3 |
刘卉;潘欣;李慧艳;张佩景;李卫华;张学敏;周涛;;应用酵母双杂交筛选与CUEDC2相互作用的蛋白质[J];生物技术通讯;2007年05期 |
4 |
武君;沈秀张;林吉进;;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技术[J];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08年02期 |
5 |
王翀;钟梁;王东生;刘北忠;廖飞;郝坡;刘畅;金丹婷;王春光;;NLS-RARα蛋白相互作用蛋白的筛选与验证(英文)[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9年04期 |
6 |
苏桂英;李慧艳;潘欣;张佩景;靳宝锋;李卫华;张学敏;赵海泉;;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与p53相互作用的蛋白质[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6年06期 |
7 |
郭风劲;宋方洲;易发平;成海恩;;转录因子X-box结合蛋白1相互作用蛋白的筛选和鉴定(英文)[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6年08期 |
8 |
张党权;谭晓风;;用于筛选植物PGIP的酵母双杂交PGase诱饵载体[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
9 |
李剑;饶凯锋;马梅;王子健;;核受体超家族及其酵母双杂交检测技术[J];生态毒理学报;2008年06期 |
10 |
黄增荣;王建华;兰春慧;;幽门螺杆菌空泡毒素P58亚单位在酵母系统中的表达[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
11 |
杨红;朱利泉;彭一波;罗兵;杨昆;张贺翠;吴志刚;黄丹;高启国;;eSRK_s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的构建及其自激活作用的检测[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
12 |
方玉楷,许丽艳,麦瑞琴
,韩溟,牛永东,李恩民;酵母双杂交技术的影响因素及其实验策略[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5年01期 |
13 |
朱慧琴;于盼盼;林琳;杭勤;陆佩华;黄立东;;酵母双杂交文库筛选及N型钙离子通道与BART相互作用的初步分析[J];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2006年01期 |
14 |
刘涛;金超智;张翠莉;陈慧;储著朗;王英杰;杨晓明;;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MRP2胞内区相互作用蛋白[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
15 |
邓治;张云霞;陈春柳;陈守才;;采用酵母双杂交法筛选HbMyb1相互作用蛋白[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7年06期 |
16 |
潘晓;沈萍萍;华子春;;基于酵母双杂交的微囊藻毒素检测系统初探[J];水生生物学报;2008年02期 |
17 |
张迪,霍克克,顾科隆,赵翔,李育阳;酵母双杂交技术研究进展[J];高技术通讯;2000年03期 |
18 |
邵清,成军,白雪帆,王琳,张健,梁耀东,刘敏,李强;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白细胞中HCV核心蛋白结合蛋白基因[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4年01期 |
19 |
刘敏,王琳,成军,张树林,邵清,张健,杨倩,董菁;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肝细胞cDNA文库中乙型肝炎病毒前-X蛋白结合蛋白基因[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4年04期 |
20 |
王平章;王欣;王峰;吴俊;;人SBK1 cDNA的克隆及其相互作用蛋白的筛选[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06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