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孙施雨;周榆涵;;残疾大学生就业质量的质性研究及提升路径探究——以武汉市为例[J];法制与社会;2019年01期 |
2 |
魏戈;陈向明;;质性研究·多重对话——第五届“实践-反思的质性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J];教育发展研究;2017年20期 |
3 |
缪佳芮;陈柳柳;张江辉;邱业银;邓仁丽;;晚期癌症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质性研究进展[J];医学与哲学(B);2018年01期 |
4 |
曹慧丽;栗雪琪;;撰写反思日记对于质性研究作用的经验探讨[J];中国临床护理;2018年02期 |
5 |
邓红;徐子涵;;轮岗交流教师的生存状况研究——以甘肃省某两县为例[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年02期 |
6 |
叶晓玲;李艺;;“方法”还是“方法论”?——现象学与质性研究的关系辨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8年04期 |
7 |
郑文苗;闵锁田;;浅析质性研究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与展望[J];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36期 |
8 |
蒲大勇;任兴灵;王丽君;许红平;;留任特岗教师的专业进阶路向及干预——基于三名特岗教师的质性研究[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8年12期 |
9 |
毕勇洁;;老年公寓老人需求的质性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年47期 |
10 |
叶嘉慧;杨智慧;张立力;;肿瘤科医护人员对病人优逝认知的质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7年18期 |
11 |
吕敏芳;郑琼娜;郑晶晶;陈焰;阮佳音;;炎症性肠病患者担当门诊志愿者服务体验的质性研究[J];护理与康复;2017年10期 |
12 |
;教育质性研究:传统与创新[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5年01期 |
13 |
岳鹏;;护理质性研究的特点和论文写作的注意事项[J];中国卫生人才;2015年11期 |
14 |
陶伟;;国外教育研究中的“质性研究整合”评介:理据与实操[J];外国教育研究;2015年11期 |
15 |
桂晓伟;;如何做质性研究:从扎根经验、与理论对话到写作发表[J];时代教育;2016年23期 |
16 |
侯中太;石岩;;直面质性研究之“质”——基于教育质性研究的科学性评价与新思考[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
17 |
王俊山;;质性研究:让我们学着做[J];素质教育大参考;2012年10期 |
18 |
陈向明;;质性研究教学的悖论[J];教育学术月刊;2010年05期 |
19 |
郑显兰;;质性研究的概念及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9年05期 |
20 |
刘明;袁浩斌;;护理质性研究存在问题与误区[J];中国护理管理;2009年08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