硒对贫铀气管灌注大鼠致损伤的防护作用
【摘要】:贫铀(Depleted Uranium)的主要成分是U3O8,具备天然铀所具有的化学性质。贫铀除了具有重金属的损伤作用外,还具有放射损伤作用,其有军事方面的用途,用来制造贫铀武器,贫铀弹爆炸后会产生大量的气溶胶,这些气溶胶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对人体造成极大的损伤。目前,在贫铀损伤方面的研究很多,但在贫铀损伤定量防护方面的研究比较匮乏。
本研究通过不同剂量的硒灌胃大鼠,然后建立贫铀气管灌注的损伤模型,观察不同时间点大鼠体重、肺铀含量、外周血细胞参数、脏器系数、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参数、免疫球蛋白、内分泌指标、血液生化指标、氧化指标及病理指标的变化情况,评价硒对贫铀气管灌注大鼠损伤的防护作用,为人类贫铀危害的防护措施提供系统的参考依据。
采用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DU染毒组、DU+低硒组、DU+中硒组、DU+高硒组,每组45只,并留10只作为染毒后0天活杀。按硒含量分别为50μg/kg体重、200μg/kg体重、500μg/kg体重灌胃给予硒溶液,每天一次直至活杀,3天后,通过单剂量无手术的气管插管方法灌注贫铀悬液,按铀含量500μg/只,分别在气管灌注后第0天、7天、14天、28天活杀大鼠,测定体重、肺中贫铀含量,脏器指数、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免疫球蛋白、内分泌指标、血液生化指标、氧化指标,观察并分析病理变化。
DU染毒后7天时,DU染毒组大鼠体重下降,肺铀含量下降,白细胞数升高,红细胞数显著降低,血红蛋白及血小板含量升高,脏器系数改变,成熟T淋巴细胞总数显著下降,免疫球胆白IGg显著降低,甲状腺轴指标TSH、T3、FT3、T4、FT4均降低,肾上腺轴指标ACTH、ALD、COR均升高,肝功能指标AST、ALT和ALB升高,肾功能指标UA升高,心肌酶谱CK、AST明显升高,血脂TG明显降、HDL明显升高,氧化指标MDA明显升高,GSH-px明显降低,肺泡间隔内成纤维细胞增生间隔增宽、支气管旁淋巴细胞浸润、肺泡腔或细支气管腔内纤维蛋白渗出、肺泡间隔断裂、红细胞渗出,胶原沉积水平,8-hydroxygwunosine、Caspase3的表达显著升高;而硒防护组病变程度明显减轻,胶原沉积及8-hydroxygwunosine、Caspase3的表达明显减少。
DU染毒后14天时,DU染毒组大鼠红细胞数、肺脏系数、CD3+、CD3+CD4+、CD3+CD8+、T3、T4、FT4、AST、ALT、TP、Cre、HDL、GSH-px及病变程度、胶原沉积水平,8-hydroxygwunosine、Caspase3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而中剂量硒防护组与DU对照组相比改善作用明显。
DU染毒后28天时,DU染毒组大鼠白细胞总数、肝脏系数、CD3+CD4+、CD3+CD8+、FT4、Cre、MDA、GSH-px、胶原沉积,8-hydroxygwunosine、Caspase3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而中剂量硒防护组与DU对照组相比改善作用明显。
结论,DU气管灌注对大鼠具有系统性、功能性及器质性损伤,对肺的损伤最为严重。DU可以引起大鼠体重下降、外周血参数失常、免疫功能受到抑制、内分泌失调、肝功能失常、肾功能失常、氧化损伤严重,肺脏出现严重的病理损伤,硒防组DU对照组相比改善作用明显,因此硒对贫铀气管灌注大鼠所致损伤具有防护作用。
|
|
|
|
1 |
樊飞跃;贫铀武器应用及其危害[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0年01期 |
2 |
尚兵,耿秀生;浅谈贫铀弹对环境的污染和人体的危害[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1年03期 |
3 |
于水,叶常青;贫铀武器对科索沃环境的影响评价[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2年03期 |
4 |
伍浩松;最新研究表明,贫铀可能会损伤内脏[J];国外核新闻;2002年03期 |
5 |
李蓉,粟永萍,郭勇;贫铀损伤的生物学研究进展[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3年03期 |
6 |
程天民,李蓉,粟永萍,徐辉,艾国平;贫铀弹伤害及其医学防护[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5年07期 |
7 |
岳瑶;王文学;;来自贫铀弹污染地区我国工作人员健康评价[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6年03期 |
8 |
高艳辉;诸洪达;樊体强;杨珊珊;武权;;贫铀的危害及其测定[J];中国辐射卫生;2009年04期 |
9 |
王伯秋,祝业;贫铀武器及其危害[J];解放军健康;2001年02期 |
10 |
王文学;贫铀弹及其危害[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1年01期 |
11 |
钟信;贫铀弹对健康的危害[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1年03期 |
12 |
刘理礼;;贫铀与公共健康[J];国外医学情报;2001年07期 |
13 |
池翠萍,王仲文;贫铀武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2年02期 |
14 |
丁志斌,罗凌江;贫铀武器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危害的研究进展[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02年03期 |
15 |
丁志斌,罗凌江;贫铀武器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影响[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3年03期 |
16 |
A C McEwan,陈如松;贫铀军火的潜在健康效应[J];辐射防护通讯;2003年05期 |
17 |
刘琼,王海军,范正平;贫铀弹的危害及其防护[J];海军医学杂志;2004年02期 |
18 |
姚咏明;张莹;盛志勇;;重视贫铀武器对人与环境危害及其防护的研究[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6年06期 |
19 |
沈春霞;王良厚;郑永春;肖峰;;战场贫铀弹撞击气溶胶特性研究现状[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7年03期 |
20 |
本刊编辑部
,张国平;从居里夫人和女儿的悲剧说起——解读贫铀弹损害人类健康之谜[J];健康必读;2003年07期 |
|
|
|
|
|
1 |
于水;叶常青;;贫铀武器对科索沃环境的影响评价[A];中华医学会放射医学与防护学分会第三次全中国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
2 |
王文学;;客观评价贫铀弹的危害[A];中华医学会放射医学与防护学分会第三次全中国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
3 |
于水;叶常青;;贫铀武器对科索沃环境的影响评价[A];中华医学会放射医学与防护学分会第三次全国中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1年 |
4 |
王文学;;客观评价贫铀弹的危害[A];中华医学会放射医学与防护学分会第三次全国中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1年 |
5 |
林远;;贫铀武器的危害[A];第五届全国生物医学体视学学术会议、第八届全军军事病理学学术会议、第四届全军定量病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
6 |
谈明光;朱国英;李玉兰;赵淑权;陈建敏;;植入贫铀后的大鼠体内铀的分布[A];第十一届全国活化分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
7 |
粟永萍;余争平;湖川闽;徐辉;艾国平;肖桃元;程天民;吴广侠;阎金柱;赵直枉;宋举峰;刘金涛;林守群;;贫铀弹现场试验生物效应研究[A];面向二十一世纪的生物医学体视学和军事病理学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
8 |
于水;邹晓颖;赵法;刘丽萍;郑永红;宋占军;;贫铀武器气溶胶特性及吸入危害研究[A];全国非电离辐射与电离辐射生物效应及防护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
9 |
阙骥;;再利用或处置贫铀所面临的挑战[A];第十三届全国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4年 |
10 |
于水;;贫铀武器气溶胶特性及吸入危害研究[A];21世纪初辐射防护论坛第三次会议暨21世纪初核安全论坛第一次会议论文集[C];2004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