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鼻咽癌放疗后随访复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徐继飞  
【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鼻咽癌(NPC)放疗后随访复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83例鼻咽癌放疗后复查的患者,放疗后6个月以内的分为肿瘤残留和无残留组,6个月以上的分复发组和无复发组,行鼻咽部常规MRI及DWI检查,详细分析他们的MRI资料,并对鼻咽局部残存肿块和(或)鼻咽壁增厚、骨质破坏缺损处及两侧翼外肌进行表观扩散系数(ADC)测量。 结果: 1.鼻咽癌放疗后无残留组33例,其中鼻咽腔正常10例,鼻咽腔变形25例,鼻咽壁增厚28例,鼻咽部/或咽旁残留肿块17例,咽旁间隙变窄/消失17例,颅底残留破坏缺损6例,蝶骨翼板破坏2例,其中鼻咽壁增厚及鼻咽部/或咽旁残留肿块ADC值(1.843±0.133)×10~(-3)mm~2/s。 2.残留组4例,鼻咽壁增厚2例,鼻咽部/或咽旁残留肿块2例,咽旁间隙变窄/消失2例,蝶骨体骨质破坏1例,斜坡骨质破坏1例,其ADC均值(1.097±0.183)×10~(-3)mm~2/s。 3.无复发组41例,鼻咽腔正常12例,鼻咽腔变形29例,鼻咽壁增厚31例,鼻咽部/或咽旁残留肿块25例,咽旁间隙变窄/消失21例,颅底破坏缺损2例,其中鼻咽壁增厚及鼻咽部和(或)咽旁残留肿块ADC值(1.884±0.134)×10~(-3)mm~2/s。 4.复发组5例,鼻咽壁增厚5例,鼻咽部/或咽旁残留肿块5例,颅底骨质破坏3例,蝶骨体骨质破坏1例,咽旁间隙变窄/消失5例,其ADC均值(0.787±0.067)×10~(-3)mm~2/s。经统计学处理,残留组和复发组ADC值明显低于翼外肌ADC值,无残留组和无复发组ADC值明显高于翼外肌ADC值,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MRI能够很好的显示鼻咽癌放疗后的改变,尤其在DWI方面,能提供细胞水平的定性和定量信息,通过对兴趣区ADC值的测量,可敏感而准确地鉴别鼻咽癌放疗后残留、纤维化斑块和肿瘤复发。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谢国丰;曹卡加;胡丹;王成涛;郑玮薇;朱玉亮;;111例鼻咽癌复发部位的分析[J];中国肿瘤;2010年01期
2 刘生,蒋宁一,卢献平,梁九根,陈少雄,刘幸光;~(18)F-FDG SPECT显像不同重建技术对鼻咽癌影像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05年08期
3 陆徐;王越;唐世雄;张旭群;;气囊扩张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腔与鼻咽粘连[J];浙江临床医学;2007年03期
4 肖琴;胡继云;;鼻咽癌放疗后致死性大出血2例报告[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1997年03期
5 宋蕾;林秋菊;孙瑛;李萱;;鼻咽癌放疗后鼻咽部顽固性出血介入治疗的应用[J];山西医药杂志;2007年09期
6 甄泽年;袁友文;赵敏;陈辉;张贤;;鼻咽癌放疗未控制病人的挽救性手术治疗[J];福州总医院学报;2004年04期
7 赵平宗;;鼻咽癌放疗中应用伤科灵加软木塞治疗张口受限150例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5年12期
8 李亚;;鼻咽癌放疗期家庭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7年09期
9 ;耳、鼻、喉[J];中国医学文摘(肿瘤学);1994年04期
10 曾宗渊;;鼻咽癌手术治疗的地位与手术治疗方式[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6年06期
11 赵柳燕;葛伟荣;;螺旋CT对VcA-IgA抗体阳性者鼻咽部扫描的重要价值[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8年10期
12 韦孟灵;李玲波;覃焕桦;;鼻咽癌的早期诊查[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13 郑宇;王敏;;鼻咽癌放射治疗患者的护理[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4 韦军葆;朱小东;唐步坚;;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J];广西医学;2006年07期
15 殷晓东;张军宁;;鼻咽癌放射治疗后严重鼻出血的救治探讨[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4期
16 何承诚;瞿炳刚;司勇锋;江河;吴巨海;;鼻咽癌治疗后FDG PET/CT与CT诊断的对比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0年11期
17 黄璟;鼻咽癌放疗迟发反应的诊治分析1例[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1年02期
18 毛芙敏;;善帮通液吸洗法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年12期
19 梁志成;覃冠锻;;鼻咽癌放疗后鼻咽部大出血6例抢救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年30期
20 杨秋月;鼻咽癌放疗鼻咽腔冲洗的护理[J];右江医学;199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海星;;西黄丸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验案1例[A];西黄丸临床应用研究论文集[C];2009年
2 郭良;;鼻咽癌放疗失败后挽救性手术治疗[A];浙江省抗癌协会头颈肿瘤外科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刘光琼;;74例鼻咽癌放疗患者的临床护理[A];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4 蒋建华;丁吉女;魏庆宇;;鼻窦内窥镜下钬激光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后鼻孔闭锁1例[A];2007浙江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5 徐世珍;;鼻咽癌放疗护理体会[A];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心脏内、外科专科护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6 化斌;刘永革;;328例鼻咽癌放疗的临床观察与分析[A];全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术会论文汇编[C];2004年
7 曾丽;苏达京;;鼻咽癌患者放疗后P300与神经心理学测验的相关性研究[A];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神经病学会论文汇编[C];2005年
8 胡光维;;106例鼻咽癌患者放疗后的生存质量调查[A];华东六省一市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暨2008年浙江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9 李筱明;;鼻咽癌的特殊病例[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刘城林;刘健雄;刘丽萍;陈为平;覃南红;张玲;;中药防治鼻咽癌放疗致口咽粘膜放射损伤的临床观察(摘要)[A];第三届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术会论文汇编[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小东;鼻咽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7年
2 黄江琼;兔VX2鼻咽移植癌模型的建立及其生长特点的18F-FDG PET-CT、MRI、病理系列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7年
3 苏丹柯;CT灌注成像对鼻咽癌放疗后瘤灶区病变性质判断的实验和临床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4 费泰河;鼻咽癌放疗结合中医辨证论治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5 冯雪萍;鼻咽癌放疗抗拒性的蛋白质组学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张文玲;鼻咽癌发病不同阶段分子标志物的鉴定及差异表达基因相互作用网络的构建[D];中南大学;2009年
7 刘玉林;鼻咽癌MSCT灌注与血管生成、缺氧状态的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罗德红;鼻咽癌的CT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9 邵剑波;儿童腺样体肥大及其相关疾病的临床影像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王鑫;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实施过程质量保证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继飞;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鼻咽癌放疗后随访复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2 夏琳;96例鼻咽癌放疗后无进展生存者的生存质量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3 李梦媛;鼻咽癌放疗后眼底并发症防治的临床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4 詹蔚;鼻咽癌放疗体积演化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5 丁玲;鼻咽癌放疗后患者多层螺旋CT灌注检查感兴趣血管选择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6 冼伟均;~(18)F-FDGPET-CT早期评估鼻咽癌放疗疗效及与Ki67表达相关性分析的动物和临床研究[D];广州医学院;2010年
7 吴宇;不同外科手术方式在鼻咽癌放疗后颈淋巴结残留或复发补救治疗中的应用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2年
8 吕建勋;MRI动态增强对鼻咽癌及其放疗后改变的诊断价值[D];暨南大学;2009年
9 黄丽燕;中西医结合治疗鼻咽癌患者生存质量初步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10 欧阳欣;介入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放疗对中晚期鼻咽癌治疗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广州肿瘤医院 徐立群;鼻咽癌放疗 自我护理很重要[N];大众卫生报;2009年
2 纪小龙;T细胞淋巴瘤·鼻腔鼻咽及鼻窦炎[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3 指导专家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主任 陈晓品 记者 苏云丽 实习生 王燕平;鼻咽癌放疗需防口咽症状[N];医药导报;2009年
4 胡献国;鼻咽部用药五法[N];大众卫生报;2004年
5 张永明;鼻咽癌放疗后咽干食疗方[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6 胡月;鼻药疗法治百病[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7 钟艳萍;从脾胃论治鼻咽癌放疗副反应[N];中国医药报;2003年
8 何世桢;晨起时出现回吸性血涕应警惕鼻咽癌[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9 叶建萍;为什么感冒会致耳闷[N];家庭医生报;2008年
10 北京中医协会提供;鼻咽癌放疗后的饮食调理[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