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容量的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难治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内分泌因子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容量的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难治性心衰患者临床疗效、心功能及对血清神经内分泌因子(ALD、BNP)的影响,探索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重症医学科2014年6月-2016年06月收治的难治性心衰患者98例(男性55例、女性43例),并且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将98例患者分为A和B两组,其中将46例行低容量滤过速率(速率为2L/h)的难治性心衰患者纳入A组,将52例行高容量滤过速率(速率为3/4L/h)的难治性心衰患者纳入B组,两组患者在入院前均未对心力衰竭做任何治疗,入院后两组患者在血液滤过治疗前均行常规药物(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心功能及神经内分泌因子(ALD、BNP)的变化。T检验用于计算两组独立样本之间的差异。计数资料间的差异则行卡方检验(chi-square test),以P0.05被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经过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监测指标如LVEF、呼吸频率、MAP、24h尿量、HR、CI、Pa02/Fi02,神经内分泌因子ALD、BNP,和患者APACHE II评分观察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大于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各项观察指标较治疗前均有好转,P值均小于0.05,且B组的各项指标改善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84.8%VS9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在应用于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时,随着滤过速率的不同产生的临床疗效具有一定的差异,总体来说CVVH对难治性心衰患者有益,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研究发现在高容量滤过速率的情况下,患者的临床疗效、心功能及神经内分泌因子(ALD、BNP)的变化优于低容量速率组,为临床治疗难治性心衰患者提供了一定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