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贸市场摊贩性病/艾滋病KAB特征与干预试验研究
【摘要】:背景: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城乡市场贸易的繁荣,集贸市场成为城市富余人员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经营场所之一。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村人口的大规模流动,到城镇集贸市场上去经商成为流动人口进城务工的主要形式之一。在集贸市场里设有固定的摊位摊贩,主要经营蔬菜水果、禽畜肉类、水产品等各类城乡居民生活日用品,另外也有一些配套的服务行业,如商店、餐饮店、美容美发店、浴室、小诊所等。集贸市场的摊贩是集贸市场中人群的主体,有着特殊的人口和地缘特征:一是年龄构成上多为性活跃期的中青年人;二是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对社会的责任心相对较弱;三是部分摊贩单身闯市场,摊贩之间交往密切,极易淡化家庭责任感,产生非婚性情感关系;四是摊贩所生活的社区环境背景,也容易诱导婚前和婚外性行为的发生。以上特征容易使我们从理论上推测,集贸市场摊贩很有可能是我国性病/艾滋病传播与流行的一个桥梁人群,集贸市场有可能成为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一块未被重视的热土。
目的:了解集贸市场摊贩这一特殊人群性病/艾滋病的患病率、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及影响因素,为制定该人群防治干预措施,探索适用于集贸市场人群STD/AIDS防治的综合干预模式提供基线依据。
方法:合肥市城区共有大小集贸市场30个,根据研究需要,按典型抽样方法选取南片(蜀山区)的南七、中片(庐阳区)的城隍庙和北片(瑶海区)的双岗三个集贸市场作为基线调查及干预研究现场。根据出售不同的商品划分的区域,使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三个集贸市场中选择年龄在18—65岁之间,有固定摊位的摊贩957个,对其中的752名摊贩进行了问卷调查,应答率为78.6%。其中有333名摊贩进行了实验室检测,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性病易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