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安徽省部分医院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检测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和基因分型

曹鸿霞  
【摘要】: 目的 了解安徽省部分医院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以指导临床用药。分析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测方法,比较MRSA的检出率。了解安徽地区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基因分型及其与耐药性,为MRSA感染的防治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材料与方法 菌株来源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铜陵市人民医院、淮北市人民医院及固镇县人民医院等三十四家医院2005年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187株。质控菌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43300、25923。 方法 采用头孢西丁、苯唑西林纸片法及mecA基因PCR检测出MRSA菌株,并比较三种检测方法有无统计学差异;以PCR方法检测出mecA基因作为检测MRSA菌株的金标准,比较头孢西丁纸片法和苯唑西林纸片法检测MRSA菌株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并且采用琼脂平皿稀释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 根据mecA基因下游高变区的dru(direct repeat unit)序列,设计一对扩增引物,依据扩增片段大小差异进行基因分型,结合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值,分析基因型与耐药性的关系。 结果 头孢西丁、苯唑西林纸片法及PCR法对MRSA检出率分别为51.34%(96/187),55.08%(103/187),45.45%(85/187),三种方法对MRSA检出率有统计学差异。以PCR法检出mec-A基因作为判断MRSA的金标准,头孢西丁纸片法灵敏度为87.06%、特异度为78.43%、符合率为82.35%、r(正确诊断指数)=0.6549。苯唑西林纸片法的灵敏度为84.71%、特异度为69.61%、符合率为76.47%、r=0.5432。MRSA菌株成多重耐药显著;除了青霉素-G、氨苄西林、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利福平、氯霉素以外,其余抗生素的耐药率,MRSA组均明显高于MSSA组(P0.05);本次实验未发现替考拉宁、万古霉素耐药菌株。85株MRSA被分为A、B、C 3种基因型及不能分型的共四组,分别占15.3%(13/85)、20%(17/85)、50.6%(43/85),未分型的14.12%(12/85),其中以C型(50.6%)多见。A、B、C 3种基因型别的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无明显差异,均对万古霉素敏感。 结论 头孢西丁纸片法是筛选和确认MRSA菌株的一种可靠、简便的方法;MRSA为多重耐药菌株,临床应加强检测。 安徽地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存在A、B、C三种基因型别及不能分型的共四组,其中以C型多见。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周典;魏艳艳;熊自忠;王中新;;临床分离48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耐药性检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年04期
2 张国钧;;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抗菌药物新进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年15期
3 闫广运;张敏;;新乡地区1997—2009年185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变迁[J];中国临床研究;2010年07期
4 张玉英;贾伟;赵志军;师志云;李刚;魏军;;鲍氏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特征与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年02期
5 胡仁静;严子禾;胡锡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分析[J];职业与健康;2009年24期
6 彭青;侯冰;黄源春;姚芬;钱元恕;;汕头地区36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情况分析[J];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7 郭靓;范红;陈知行;徐珽;金朝辉;张杰;;华西医院5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年09期
8 马蕾;李兴德;张红星;;老年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临床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年04期
9 段巧玲;陈琦;童明婕;;102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药敏结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8年17期
10 金玉姬;许敬锦;崔鲜花;许顺姬;;10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年11期
11 贾杰;苏林光;莫成锦;;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药物敏感度的监测[J];中国热带医学;2006年04期
12 华德兴;彭青;曾香连;姚芬;钱元恕;;绿茶及其提取物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研究[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0年03期
13 刘惠容;林定忠;;临床标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布及药敏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年10期
14 孙继猛;郭之跃;;不动杆菌耐药性检测[J];中国医药导报;2007年11期
15 徐修礼;张鹏亮;樊新;刘家云;孙怡群;郝晓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布及联合药物体外抗菌活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年09期
16 黄红宇;周帑;;金黄色葡萄球菌5年耐药性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1年12期
17 黄永青;陈展林;巫宗由;黎灵锋;;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及耐药性检测和同源性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年10期
18 刘艳梅;郭保伟;张春元;;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临床分布与耐药性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1年06期
19 胥劲,潘培根,黄俊,过孝静;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性[J];华西药学杂志;1999年03期
20 高俊发;;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监测及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06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娟;陈彩萍;万波;劳海燕;罗宇芬;杨敏;;神经外科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干预效果分析[A];2010年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六届临床药师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宋新荔;易洪仪;张振玲;;抗菌药物的应用分析[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2年
3 陈丽霞;李福太;沈燕如;;我院住院病人抗菌药物应用调查分析[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第十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张丽崧;徐凤琴;陈丽容;;1241例抗菌药物的调查分析与对策[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第十一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5 罗璨;瞿伟骏;;江苏省人民医院清洁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分析[A];2010年江苏省药学大会暨第十届江苏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0年
6 郑波;;细菌耐药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A];中国医院协会第十八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资料汇编[C];2011年
7 刘同慧;梁王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调查[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第十一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8 冯桂梅;肖洁雅;;我院100份住院病历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A];第二十四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七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9 丁长玲;田文梅;邓国志;赵永德;李保院;高新富;;我院155例乳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调查分析[A];合理用药及新药评价专题研讨会日程安排与论文摘要[C];2010年
10 曹倩;;我院急诊科2005~2007年抗菌药物用药分析[A];中国医院协会第十五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昊;促进医学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教育干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袁静;两种微生态学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在抗菌药物残留安全评估中的应用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3 枉前;亚-MIC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对临床分离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4 付华;福氏志贺菌转录谱在抗菌药物作用机制研究中的应用[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8年
5 柳巨雄;动物源性大肠杆菌O157对β-内酰胺类和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相关机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王秀英;葡萄提取物消除大肠杆菌耐药性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7 于树云;表皮葡萄球菌临床株生物膜形成的检测与药物对生物膜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9年
8 孙二琳;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临床株的耐药特性[D];天津医科大学;2004年
9 李乾学;大肠杆菌超突变子产生的分子基础及其在耐药性发生和转移中的作用[D];吉林大学;2007年
10 武瑞兵;饲喂肉牛抗菌药对牛源大肠杆菌Ⅰ型整合子相关的耐药性影响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鸿霞;安徽省部分医院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检测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和基因分型[D];安徽医科大学;2007年
2 刘颖;鸭疫里默氏菌耐药性监测与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3 刘旻;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及耐药性检测和同源性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08年
4 陈敏;主动外排系统介导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8年
5 谢章辉;梅州市农村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D];暨南大学;2009年
6 阮卫;肠球菌耐药性及esp基因与粪肠球菌耐药的相关性[D];南华大学;2005年
7 李学东;22点阵药敏检测盒的研制与应用[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8 杨文杰;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学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9 罗佳;药店顾客抗菌药物自我药疗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10 陈作忠;导致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不合理用药因素统计分析[D];山东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秋冬;创伤外科抗菌药物使用误区[N];医药经济报;2008年
2 主任医师 王有国;抗菌药物应用基本程序(一)[N];医药经济报;2009年
3 ;警惕:将抗菌药物一棍子打死[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4年
4 记者陈铮;抗菌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再征意见[N];中国医药报;2011年
5 宦璐;行业洗牌 “剩”者为王[N];中国医药报;2011年
6 北京军区总医院药学部主任 赵汉臣;循证医学对抗菌药物规范化使用的意义[N];中国医药报;2004年
7 朱天明 陈启锦 柴明红;抗菌药物应该这样用[N];医药经济报;2004年
8 柯会星;使用抗菌药物须遵循哪些原则[N];家庭医生报;2006年
9 ;肾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10 本报记者 张忠田;山东医院抗菌药物过度使用问题突出[N];健康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