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型神经纤维瘤病的基因突变分析
【摘要】:
背景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type 1,NF1,OMIM:162200)又称Recklinghausen病或周围神经纤维瘤病,是一种常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该病发病率为5/10万,20%~60%有家族史,男性多于女性。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表现为皮肤及皮下神经纤维瘤、咖啡斑和雀斑、虹膜错构瘤(Lisch结节)以及神经胶质瘤、恶性周围神经鞘瘤(malignantperipheral nerve sheath tumor,MPNST)、骨发育异常和智能障碍,约15.0%~19.87%的患者合并有中枢神经系统的肿瘤。1987年NF1致病基因首次被定位于人类染色体17q11.2上,并于1990年被克隆出来。目前报道的NF1基因突变位点有728个(http://www.hgmd.org/),突变类型包括碱基置换、插人突变、缺失突变、重复突变、无义突变、错义突变、框架漂移等,大部分突变产生截短蛋白。NF1基因是肿瘤抑制基因,主要是通过神经纤维瘤素的GAP活性对ras进行负调节,调控mTOR通路及cAMP/AC的水平,参与细胞的生长、分化调节及肿瘤发生。虽然国内外学者对NF1基因突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并不明确。
目的检测2例中国汉族NF1患者的基因突变,为基因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收集2例中国汉族NF1患者及100名健康对照的外周血样标本,利用改良盐析法提取外周血白细胞中的DNA,设计覆盖NF1基因所有外显子编码区及其侧翼的引物,通过PCR反应扩增和直接测序进行序列分析。
结果本研究发现两个突变,包括无义突变c.1009G>T和缺失突变c.3443_3444 delCA。患者1的7号外显子第1009位碱基(以起始密码子ATG为第一位)鸟嘌呤(G)突变为胸腺嘧呤(T),引起第337位密码子GAA为TAA代替,导致使氨基酸的翻译提前终止。患者2的20号外显子第3443-3444位两个碱基缺失,导致移码突变,并在21号外显子的第3579位形成提前终止密码子TGA。在100例正常对照中均未检测到上述突变,证明其不是罕见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本次报道的2个NF1基因突变,无义突变c.1009G>T和缺失突变c.3443_3444 delCA,均为国内外首次报道。
结论无义突变c.1009G>T和缺失突变c.3443_3444delCA可能是导致这2例NF1患者临床表型的主要原因。
|
|
|
|
1 |
Tato B.P.;Sáez A.C.;Recuero J.L.D. ;吴佳纹;;非典型表现的神经纤维瘤病[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2006年03期 |
2 |
李湘平,梁勇,李琦,李刚,刘雄,李晓华;巨大神经纤维瘤病1例[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5年03期 |
3 |
谢正明,刘世森;神经纤维瘤病——附两个家系5例报道[J];蚌埠医学院学报;1984年02期 |
4 |
孙学礼,房宝军;神经纤维瘤病14例报告[J];山东医药;2001年15期 |
5 |
廉翠红,刘维达;神经纤维瘤病遗传与基因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2年06期 |
6 |
高晓龙,毛新清,王培军,赵江民,赵小虎,王金红;神经纤维瘤病的磁共振诊断[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5年02期 |
7 |
王桂龙;向阳;罗志勇;;巨大多发性Ⅰ型神经纤维瘤病1例报告[J];中国骨肿瘤骨病;2005年06期 |
8 |
陈汝川;神经纤维瘤病(附主要发生于颌面部的12例报告)[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1994年02期 |
9 |
朱敬先;神经纤维瘤病的分子遗传学进展[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1996年04期 |
10 |
徐世伟,文亮,任晓葆,王涛,张晓军,王胜强;神经纤维瘤病合并瘤内大出血1例[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21期 |
11 |
沈丹华,回允中;女性生殖道神经纤维瘤病一例[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4年02期 |
12 |
张军;隋亚楠;许飏;;神经纤维瘤病一例[J];中国美容医学;2009年12期 |
13 |
张志刚;刘之群;王宇;黄万通;李科研;崔虎;;神经纤维瘤病合并巨肢症1例[J];沈阳部队医药;2010年01期 |
14 |
潘启龙;蒙怀芳;黄固;刘仕忠;;神经纤维瘤病与遗传[J];右江医学;1976年01期 |
15 |
廉宗徵;;儿童神经纤维瘤病[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1979年01期 |
16 |
高淑华;;神经纤维瘤病一家系患同病7例报告[J];现代医学;1986年06期 |
17 |
周桂梅;儿童神经纤维瘤病2例报告[J];徐州医学院学报;1990年03期 |
18 |
张汉良;家族性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附5例报告)[J];实用放射学杂志;1990年02期 |
19 |
宋振全;刘兴波;;多发性脑膜瘤并发神经纤维瘤病1例报告[J];锦州医学院学报;1991年01期 |
20 |
张银美;神经纤维瘤病合并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一例[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