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论郁达夫的文艺美学思想

王莉  
【摘要】: 本文从“真、美、善”三个基本范畴对郁达夫的文艺美学思想进行系统地考察。首先细致地辨析其文艺美学思想核心“真”的独特内涵,即立足于“现实的真”、注重“情感的真”的“有情的写实”;其次从感伤忧郁的悲剧美、清新朴素的自然美、任其自然的文体美三方面探析郁达夫对“美”的追求;最后剖析郁达夫对“善”的独特认识即“没有道德目的而有道德影响”以及后期对“善”认识的嬗变。并着力勾勒出郁达夫对“美”、“善”的追求与“真”的密切联系。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其强;国外郁达夫研究概况[J];浙江社会科学;1986年02期
2 刘纳;;读《郁达夫新论》[J];文学评论;1985年01期
3 陈松溪;;年年腊节惹相思——忆郁达夫长子郁天民[J];炎黄纵横;2008年02期
4 黄景煜;;郁达夫研究概述[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2期
5 钱谷融;;《郁达夫新论》序[J];读书;1983年08期
6 陈子善;;《郁达夫谈人生》序[J];博览群书;1998年04期
7 王观泉;;《达夫书简》出版后发生的事——三版前言[J];鲁迅研究月刊;2007年07期
8 戚学英;;郁达夫研究的崭新收获——评刘保昌《郁达夫传》[J];孝感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邢少涛;;郁达夫研究述评[J];文学评论;1985年02期
10 郁嘉玲;;郁达夫与佐藤春夫[J];黄河;1996年01期
11 陈力君;李杭春;;文化视野下的跨世纪寻踪——纪念郁达夫诞辰11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富阳召开[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12 陈其强;国外郁达夫研究概况[J];浙江社会科学;1986年03期
13 远荣;香港郁达夫研究会成立 作家李远荣被举为会长 郑子瑜教授获聘为名誉会长[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2年01期
14 阎建滨;;郁达夫“病态人格”及其在创作中的表现[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2期
15 蒋增福;检阅新成果的又一次聚会──郁达夫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述评[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7年02期
16 沈绍镛;;试谈郁达夫的翻译[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4期
17 许子东;;郁达夫风格与现代文学中的浪漫主义[J];文学评论;1983年01期
18 黄爱华;郁达夫研究与变化中的中国文化语境[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19 葛乃福;春到南枝花更好──论香港作家李远荣的郁达夫研究[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1年03期
20 颜敏;;郁达夫的南洋形象——有关“南洋郁达夫”研究的清理与反思[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永平;蚌病成珠—郁达夫的情爱生活与其文学创作[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罗妙清;文艺大众化—郁达夫的“解闷”[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3 陈小霞;郁达夫对王尔德唯美主义观的借鉴和超越[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4 纪胜全;赤子真情的悲吟[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5 刘菲菲;从沉沦到升华[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6 耿青霞;自杀之舞[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7 高建军;希望与虚无[D];暨南大学;2011年
8 沈湘一;新文学中的戏曲优伶形象论[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9 吕婷;郁达夫小说理论与批评研究[D];湖北师范学院;2012年
10 马燕玲;郁达夫与中国文人传统[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