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分化的团体辅导减轻高中生人际困扰的干预研究
【摘要】:自我分化是高中生心理健康发展阶段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衡量其成长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个体能够在压力情境下维持平衡理智思维与情绪依恋、情感联结与独立自主之间关系的能力被称为自我分化能力。高中阶段是个体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处在这一时期的高中生们独立自主意识增强,逐渐开始摆脱父母的控制和依赖,重要的人际关系由家庭关系转向为同伴关系。学校和家庭作为学生们生存的社会微系统,对个体的独立化发展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自我分化水平的高低对于高中生应对个人发展、情绪调节、人际适应等方面有着一定的预测作用,并且会直接关系到他们心理健康水平的发展倾向。因此,探究高中生的自我分化水平和人际困扰程度的关系,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高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帮助其实现人格的完善。本研究在探讨高中生自我分化和人际困扰关系的基础上,设计针对性的团体辅导课程对自我分化较低且人际困扰较高的学生进行干预研究。本研究采用《自我分化量表中文修订版(DSI-R)》和《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为测量工具,以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高中三个年级的学生进行测量,总共发放72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678份,有效回收率为94.2%,使用SPSS 26.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在此基础上,将筛选出的40名被试随机分为对照组(20人)和实验组(20人),对实验组开展8次的自我分化团体辅导课程,采取对照组与实验组前后测结果比较,评估团体心理辅导对减轻高中生人际困扰的有效性。研究结论如下:(1)高中生自我分化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高中生自我分化水平只在性别变量、家庭结构变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年级、生源地、是否住校、是否班干以及父母文化程度变量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2)高中生存在人际困扰的现象较为普遍,在性别、生源地、是否住校、是否班干及父亲文化程度变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年级、家庭结构和母亲文化程度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从人际困扰的四个维度来看,高中生在人际交友方面的困扰最为突出,待人接物方面的困扰相对较少。(3)高中生自我分化总分及各个维度与人际困扰总分及各个维度均呈显著负相关。回归分析发现,自我分化可以解释人际困扰44.9%的变异量,说明自我分化可以显著负向预测人际困扰。(4)通过对研究被试进行差异检验结果比较,实验组的自我分化水平和人际困扰均存在显著差异,实施自我分化团体辅导课程干预,能够显著提升自我分化水平,减轻高中生人际困扰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