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层权力、异常高管薪酬与审计意见
【摘要】:委托代理理论认为,对高管进行有效的薪酬激励是为了将高管利益与股东价值最大化相联系,从而缓解高管与股东间存在的代理冲突。但在我国资本市场上,却屡屡出现与行业平均水平偏离较大、和公司业绩表现并不紧密相关甚至“背道而驰”的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状况。
一方面,现有研究表明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情况会受高管拥有权力的影响,出现异常高管薪酬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可能存在一定的缺陷。当公司内部治理机制难以对管理层权力进行限制时,高管可能会利用自身在公司中拥有的权力,调节薪酬状况,而这破坏了股东与高管间有关高管薪酬激励契约的有效性,影响了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实现。另一方面,现有研究也发现注册会计师基于审计风险的考虑,可能会通过审计意见,对公司内部治理缺陷进行适当的反映。此外,由于可能影响到自身利益,报表使用者也同样关心注册会计师能否识别可能存在内部治理缺陷的异常高管薪酬公司,并通过审计意见予以反映。
本文选取2003年至2012年沪深A股的15286个样本数据,实证研究了管理层权力与异常高管薪酬间相关关系以及异常高管薪酬与独立审计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当其他因素被控制后,管理层权力越大,上市公司存在异常高管薪酬情况的概率显著更高;注册会计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识别公司存在的异常高管薪酬的情况:对于存在异常高管低薪酬的上市公司,出现非标审计意见的概率显著上升;但对于存在绝对薪酬衡量的异常高管高薪酬的公司,并没有明显证据说明注册会计师对其进行识别和反映,对于存在以高管-员工薪酬差距进行衡量的异常高管高薪酬公司,注册会计师能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审计意见向报表使用者反映。
根据研究结论,在本文研究建议部分分别对上市公司和注册会计师两个主体提出了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