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跨省流动、老龄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摘要】:户籍制度改革以来,我国流动人口不断增加,其中跨省流动人口对各省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人口流动与资源合理配置、激发社会活力的关系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我国1999年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近年来老龄化程度一直在不断提高,加重了社会抚养负担,对经济增长具有不可忽视的阻碍作用。而自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到2012年增速已降到8%以下,这其中关于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流动的作用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简单分析了人口流动和老龄化之间的关系,然后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并利用联立方程模型,研究了我国跨省人口流动不断增加和老龄化趋势加剧的大背景下,人口跨省流动和老龄化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以期更好地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解决跨省人口流动和老龄化带来的经济社会问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完善有关区域经济增长的人口经济学理论,同时也可以为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对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研究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1)根据跨省人口流动状况,可将我国分为人口净流出、人口净流入和中间地区,从而看出跨省流动人口和各地区老龄化程度之间的关系:人口净流入地区老龄化得到了缓解,人口净流出地区老龄化逐年加重,中间地区人口流动对其老龄化影响不明显;(2)跨省人口流动、老龄化和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影响,老龄化程度与经济增长具有反向关系,而人口净流入不仅有利于地区经济增长,也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地区老龄化的发展,反之亦然;(3)经济增长不仅受到人口流动和老龄化程度的影响,资本积累、储蓄、人均受教育水平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均对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在研究人口问题时,不应忽略人口结构变动对这些因素的影响。最后,本文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对人口流动和老龄化的政策建议,期望能促进各地区人口流动,并降低老龄化对经济的减速效应,追求区域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