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产物抗耻垢活性筛选及多株活性菌株的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摘要】:结核病是一类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所致的可以致人死亡的传染性疾病。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等天然药物的研发,为结核病的治疗提供了多样有效的方案。但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各种类型的结核耐药菌株(XDR-TB、MDR-TB)大量出现,相应的新药开发却十分缓慢,使结核治疗陷入瓶颈。寻找疗效确切、疗程短的新型抗结核药物,己经成为临床上迫切的需求。众所周知,微生物能产生各式各样具有生物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一直是发现先导化合物的重要来源。时至今日,利用天然产物寻找活性化合物,仍然是抗结核新药开发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本论文以结核分枝杆菌的模式菌——耻垢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smegmatis,MSM)为指示菌,对本课题组保存的天然产物库(共1033个样品)进行活性筛选,经初筛和复筛,得到17个结构已知、具有较强抗耻垢活性的化合物;对465株菌株(81株为海洋真菌、384株为放线菌)的发酵粗提物进行筛选,获得20株活性最佳菌株,阳性率为4.4%。进一步我们选取了三株活性最佳的菌株进行大量发酵及其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最终共分离、鉴定了29个化合物,包括3个新化合物。活性追踪表明三株菌的主产物即为抗耻垢活性组分,分别是青霉酸、放线菌素D和Lobophorin系列化合物。具体包括:(1)对海洋真菌茎点霉属Phoma multirostrata WZW-F-22,采用海水PDA固体培养基发酵,从中分离得到1 1个化合物,2个为新化合物,类型包括聚酮类、生物碱类、苯甲酸衍生物等。(2)对红薯根际链霉菌属Streptomyces parvulus X3-5,采用SYP液体培养基发酵,从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包括1个环肽类化合物、2个邻苯二甲酸酯化合物、2个苯环衍生物、3个吲哚类化合物和5个环二肽化合物。(3)对桂花树根际链霉菌属Streptomyces pactum SJD-52,采用SYP液体培养基发酵,从中分离得到5个Lobophorin系列糖苷化合物,其中1个为该系列尚未报道的新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