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从歌者的视角分析施光南中国歌剧作品的启迪

陈翼红  
【摘要】:施光南,1940年8月22日生于四川重庆,于1990年4月18日逝世,祖籍浙江金华,是我国著名的、杰出的作曲家,素有“人民音乐家”的美誉,他一生写过许多脍炙人口的声乐作品,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他紧跟着时代发展的步伐,在作曲创作实践中追求时代性、群众性和艺术性相统一,为人民留下了数以千计的优秀的音乐作品,并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作曲家施光南坚持把爱国作为音乐创作的永恒主题,为人民书写创作,谱写时代赞歌。在他的作品中,能看见对祖国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对重振民族精神的企盼,他的作品引起亿万人民的深刻共鸣,并激励着一代代的青年人奋发进取。在他众多的音乐作品中,涉及歌剧的作品就只有《伤逝》和《屈原》这两部精湛的作品。而笔者在查阅相关文献时,发现少有研究者触及,因此该方面的细致研究是可行的,很有必要进行的。尽管歌剧《伤逝》的问世,已经在中国歌剧史上有着骄人的艺术成就,也给人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而歌剧《屈原》无论在难度,创新度,风格特点等各个方面都远超于歌剧《伤逝》,因此它对演唱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伤逝》和《屈原》这两部精湛的中国歌剧作品的深入分析,并进行可行性的比较,会有助于歌者更好的了解作品,并在表演该作品时能更好的二度创作,有更深入、到位的体悟和演唱表达;通过分析比对,更能在新时期里看到这两部作品带来的深远艺术价值、积极的意义和启迪。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9条
1 杨艳;;大型史诗级歌剧作品《运之河》的创演营销和艺术价值[J];现代营销(信息版);2020年01期
2 李永玉;;声乐歌剧作品与声乐演唱的分析研究[J];北方音乐;2013年05期
3 祁越;;奔腾在黄土地上的旋律——专访音乐家贺艺[J];音乐天地(音乐创作版);2016年11期
4 王艺蓓;;谈歌剧作品中情感的理性表达[J];通俗歌曲;2016年11期
5 龚宝;;歌剧作品在声乐教学中的选择[J];通俗歌曲;2017年03期
6 张琦;;杜韵:追随自己,遇见音乐[J];风流一代;2017年22期
7 王爽;;中国歌剧作品钢琴伴奏艺术探析——以《巴山蜀水要解放》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6年11期
8 陈泓竹;王鸿俊;;浅论威尔第创作的莎士比亚歌剧作品中的艺术哲学[J];艺术教育;2017年Z3期
9 肖世才;;解读谭盾的歌剧作品[J];大舞台;2015年07期
10 余雁君;;普契尼歌剧作品《图兰朵》的女性主义色彩[J];戏剧之家;2020年02期
11 丁东红;;西方歌剧作品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应用的尝试[J];中国音乐;2009年01期
12 陈子沛;;关于对浪漫时期意大利歌剧男中音角色及其审美的探究[J];黄河之声;2020年09期
13 孙嘉艺;;如何完美演绎国际歌剧作品——南方科技大学“‘一带一路’国际音乐研讨会”声乐专题综述[J];歌唱艺术;2017年08期
14 宁丽丽;;普契尼歌剧作品中女性人物的性格特征[J];通俗歌曲;2015年08期
15 林艺;;试论如何进入歌剧作品的规定情境——以《清粼粼的水蓝莹莹的天》为例[J];青年文学家;2014年30期
16 陈晓;;普契尼歌剧作品及声乐教学探析[J];艺术教育;2011年10期
17 冯长春;;近代中国歌剧作品的整理与复排——以《秋子》为例[J];音乐文化研究;2020年01期
18 杨国亮;;歌剧角色的二度创作——以中国歌剧作品在声乐教学中的实践为例[J];北方音乐;2018年24期
19 武文波;;解析法语歌剧作品中的语音和咬字[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梁啸岳;音乐沉寂[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翼红;从歌者的视角分析施光南中国歌剧作品的启迪[D];厦门大学;2019年
2 刘凯璇;咏叹调《爱情的微风》艺术特色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9年
3 李媛媛;早期歌剧作品的演唱表现[D];西安音乐学院;2012年
4 郑亚萱;析张卓娅王祖皆歌剧作品的艺术特征[D];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
5 张树敏;多尼采蒂喜歌剧艺术风格研究[D];聊城大学;2014年
6 熊芬芬;论普契尼的歌剧《艺术家的生涯》中咪咪形象的塑造[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祁娜;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歌剧中女性英雄形象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8 余国盛;威尔第歌剧男高音演唱特征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马瑞;初探欧洲早期歌剧中宣叙调风格的把握与演唱[D];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10 李娜;歌剧《赵氏孤儿》中的女中音唱段相关问题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皓;日趋完善的歌剧作品[N];音乐周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陈茴茴;没有语言 就没有声乐[N];音乐周报;2016年
3 钟智锦;歌剧的邀约[N];中国邮政报;2005年
4 资深古典音乐乐评人 柯辉;歌剧,该是与消遣背道的深度欣赏[N];北京商报;2016年
5 徐尧;“意大利女郎”的职责[N];音乐周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李蕾;歌剧 17世纪作品怎样吸引21世纪观众[N];光明日报;2011年
7 记者 林川;维也纳电影节开幕[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8 黄志凡;讴歌党的光辉历程[N];中国文化报;2012年
9 薛颖旦;高票价对高雅艺术是饮鸩止渴[N];新华日报;2006年
10 禾暮;合唱——名剧自带的普及利器[N];音乐周报;201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