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地区检察机关平等保护非公经济问题研究
【摘要】:本文试图通过对泉州地区检察机关在开展平等保护非公经济健康发展的实践中,取得的经验、遇到的困惑进行讨论,从而对构建检察机关平等保护非公经济健康发展的工作路径提出优化建议。本文除引言及结语外,共分为四章。第一章讨论的是检察机关平等保护非公经济的内涵及其合理性。本章首先通过分析平等保护非公经济的内涵,解决平等保护非公经济从何发力的问题。其次主要从现实需求、检察机关的职能定位两方面,提出检察机关平等保护非公经济的合理性,回答检察机关为何要平等保护非公经济的问题。第二章讨论的是泉州地区检察机关平等保护非公经济发展的现状。本章主要从相关理念和具体政策、“亲清”理念具体操作经验两方面,介绍泉州地区检察机关目前在平等保护非公经济方面所采取的措施。相关理念和具体政策方面,重点介绍泉州地区检察机关“亲清”理念形成的过程,以及根据中央和最高检、省检察院的政策文件要求,立足泉州检察工作实际,制定出台的相关制度文件。“亲清”理念具体操作经验方面,主要结合办案所发现的企业的痛点难点问题,阐明泉州市检察机关将“亲清”理念具体化所作出的一些有针对性的努力,期望能给其他地区检察机关以启发。第三章讨论的是当前泉州地区检察机关相应的问题和困惑。本章从法源规定层面、检察职能定位的困惑以及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三方面,对实践中检察机关平等保护企业存在的困难及原因进行了梳理。法源规定层面,一方面,是法律特别是刑法规定的不平等,另一方面,是政策规定存在的不足,导致在适用上的效果不尽理想。检察职能定位的困惑,与近几年推进的司法体制改革、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息息相关。社会经济条件层面,主要是各部门间的信息壁垒以及社会对检察机关神秘性的认知等原因,导致检察机关在开展涉企监督工作中遇到了阻碍。第四章讨论的是检察机关平等保护非公经济发展路径思考。本章主要与当前存在的问题相对应,论述重塑我国检察机关平等保护非公经济健康发展的进路。首先,是合理调整法律和政策规制,其次是全面强化涉企案件检察监督,第三是加强涉企问题治理的共建共治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