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两大枢纽机场的战略财务比较分析
【摘要】:民用机场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也是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支撑,尤其是机场枢纽能力的建设关系着“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转变的实施。虽然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航空大国,也是全球旅客增量最大的国家,但是枢纽的国际竞争力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枢纽机场建设是推进民航高质量发展,建设民航强国的关键举措。同时,枢纽机场对所在城市群的建设具有较强的推动力,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上海机场、广州机场分别是我国民航重点打造的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大经济圈的国际门户枢纽,也分别是中国大陆航空吞吐量前三的机场之一,且同为A股上市的机场公司,代表着中国枢纽机场建设的最高水平。本文选取这两大机场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两家公司财务报表、财务指标的分析,进而对两家公司的财务绩效、财务政策和财务战略进行对比研究,总结两家机场公司经营的成功之处及仍需改进的地方,并针对性地提出优化改进建议。对于机场行业的其他公司来说,可以通过对行业内标杆企业的深度财务绩效分析和财务指标评价中学习并借鉴他人成功经验,进而调整和优化自身的经营策略。对于投资者来说,可以通过财务报表分析更真实的了解两家机场公司的经营和财务状况,进而从更理性的角度去对两家公司进行投资决策。本文主要分为三大模块九个部分。第一模块(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主要为背景介绍和理论综述,包括机场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财务分析相关理论综述、两家枢纽机场公司的发展历程、近年财务数据等情况。第二模块(第四章~第六章)主要为两家枢纽机场公司的财务报表“三维”分析、财务指标体系分析和商业模式的财务分析。第三模块(第七章~第九章)为基于前两个模块分析结论而进行的财务政策及财务战略矩阵对比,并给出两家企业的总体分析结论和发展建议。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基础结论:在财务指标和商业模式方面,上海机场在盈利能力、流动性管理、负债管理和资本市场表现4个维度上的指标表现优于广州机场,但在资产使用率和现金创造能力2个维度上的指标表现则不如广州机场。总体财务指标表现而言,上海机场要优于广州机场,其近五年在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管控水平上的提升超过了同期的广州机场。在财务政策和财务战略方面,上海机场的营运资本管理能力、负债效率和投资政策的效率要优于广州机场,且优先转型成为价值创造型企业。基于分析结论,同时结合当前的行业环境,本文针对两家机场公司提出以下发展建议:对于上海机场,建议适当提高有息负债比重,以利用财务杠杆。同时利用充沛的现金储备,加大智慧化设施设备的投入,持续提高自身服务竞争优势;对于广州机场,建议加强关注营业成本的控制,以此提高毛利,具体落实为精简业务组织结构,提高人员劳动效率,优化管理水平。同时加大国际航空航线网络的建设,尤其是国际中转服务能力,提高国际旅客占比,以此提升公司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