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关系正常化以来日本华侨华人社会的变迁
【摘要】:
1972年中日关系正常化以来,随着中日关系、中国以及日本国内情况的变化,日本华社发生了“量”与“质”的空前巨变。包括华侨在内的所有合法在日中国人和华人总数,由70年代初的5—6万人,激增至2000年的40多万人,与战后至1972年近30年间华侨、华人人口始终徘徊在5—6万人的状况形成强烈对比。“量”变的同时,日本华社还发生了知识化、专业化、多元化、华人化(当地化)等“质”的巨变。
本文沿着中日关系这条“历史”主线,在对史料文献、统计资料研究与社会调查(包括问卷和采访调查)的综合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史学和社会学方面的理论,运用横向和纵向比较的方法,探讨、分析中日关系正常化背景之下的日本华社的变迁,“跟踪”日本新老华侨、华人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华人化的进程,通过对不同“个体”和“群体”的探讨,勾勒出当代日本华社“整体”发展变化的历史轨迹,并籍此预测主要发达国家华侨华人社会在21世纪上半叶的发展态势。
本文的主要观点。1、日本华侨华人史,与中日关系史息息相关,是中日关系史的一部分,是中日关系的“晴雨表”。日本华侨华人社会随着中日关系的好坏而兴衰。2、日本新老华侨华人正在“异曲同工”地急速华人化。老华社的华人化,以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并驾齐驱的方式,“循序渐进”地进行。新华侨华人的华人化,则以政治认同华人化先行于文化认同华人化的方式,“跃进式”进行。3、就目前状况而言,日本华社正处于“非此非彼”的“边际人”阶段,处于戈登所述的“同化”过程中的某阶段。从长远看,日本传统老华社的“边际性”终将消失,终将同化于日本社会。4、今后相当长的时期里,日本华社将在老者继续“同化”,新者不断“诞生”的“新旧循环”的“动态”变化中发展壮大。今后20-30年间,日本华社人口,“量”可能在目前的基础上翻两番,“质”将更为年轻化、专业化、知识化。5、根据人口推拉理论,21世纪上半叶,发达国家华社人口,“量”将可能由目前的600—700万,发展到2000--3000万,“质”将更为专业化、知识化、多元化。6、21世纪上千叶,发达国家华社的巨变,将给华社本身、华侨华人的祖(籍)国、华侨华人的移入国带来诸多始料不及的问题和课题。
本文的学术与实践价值。1、系统调查研究日本华社过去30年的变迁轨迹,并预测其未来30年的发展态势,填补了此项研究的空白。2、从史学和社会学角度,为华侨华人社会研究提供了一个解剖研究的范例。3、通过对日本等发达国家华社的研究与探讨,为中国政府制定21世纪发达国家华侨、华人工作的方针政策提供一些参考性意见和建议,这不仅将有利于中国政府有的放矢地开展21世纪发达国家的侨务工作,也有利于华侨、华人在当地的生存与发展,有助于华侨、华人居住国政府“提前”作好应对的思想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