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微生物在抑藻、检毒、消污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本研究采用气相色谱法(CC)、流式细胞术(FCM)、发光细菌法(Microtox)等技术研究了微生物对农药的降解作用;微生物在赤潮灾害防治中的作用;利用微生物监测海洋环境污染。结果表明:
1.分离自厦门红树林区的细菌对甲胺磷的降解能力较强。根据气相色谱测定结果,单菌株(经初步鉴定为假单孢菌,下文简称为R菌株)10天内对甲胺磷的降解率为77.5%,混合菌株(包括R菌株,下文简称为H菌株)10天内对甲胺磷的降解率为82.6%。若扣除甲胺磷的自然降解率17.2%,则R菌株对甲胺磷的实际降解率为60.2%,H菌株对甲胺磷的实际降解率为65.4%。在不同温度下,降解菌的生长速率不同。其中,35℃下生长情况较30℃和26℃下为好。比较降解菌在不同甲胺磷浓度下(100mg/L、500mg/L、1000mg/L)的降解效果发现:在含500mg/L甲胺磷的无机盐培养液中甲胺磷降解效果最好。光照摇床条件下的降解效果较光照静止或黑暗静止条件下为好。
2.在本实验中,加入S5,S7,S10的菌藻混合培养液和不加菌的对照藻培养液在培养至8~12天时,赤潮藻数量大量增加,大多数藻细胞数目达到1×10°cells/L。此时,大多数样品的pH值达到8.20,且一般落在8.20~8.30范围内。赤潮发生期间,海水交换往往不良,pH值变动受外界影响较小。因此,我们在实验室中观察到的结果有可能作为赤潮的快速判断的指标之一应用于海区的实际监测中。
3.流式细胞仪和显微镜计数法测定藻细胞数目的结果表明:(1)加入缓冲液tris试剂的藻细胞生长情况较未加入tris试剂的培养液好。(2)藻细胞的生长和繁殖状况与加入的细菌有较大的关系。不同的细菌、相同细菌在不同浓度下的影响作用有所不同。其中,细菌S10(2)对藻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较为明显。在培养的第10天起,当对照组的塔玛亚历山大藻进入指数增长期后,加入S10(2)的培养液中藻细胞数量的增长仍较为缓慢。然而,当细菌S10的浓度较高时,如S10(0)对藻细胞的生长有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而S10(4)对藻细胞的生长的影响作用较不明显。S7(4)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加入细菌S7(4)的培养液生长较对照组缓慢,且较早进入衰亡期。加入混合菌液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的生长和繁殖速度的影响较为明显。加入H(0),H(2)的塔玛亚历山大藻培养液增殖速度较对照组慢,菌浓度高时,这种作用更加明显。(3)显微镜计数法测出的数值比用流式细胞仪测出的数值大。本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流式细胞仪来检测塔玛亚历山大藻是一种快速、简便的检测的方法,可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推广。
4.发光细菌法测定塔玛亚历山大藻藻毒力结果表明,在培养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延长,曲线总体呈下降趋势,即细菌相对发光度(样品发光度/对照发光度)降低。样品毒力增强导致发光细菌发光强度降低。我们的研究发现,加入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的细菌对塔玛亚历山大藻培养液的测定结果影响不同。毒素产量与藻细胞的生物量呈现比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
|
|
|
1 |
原雅纬;郑伟;李少菁;王桂忠;郑天凌;;塔玛亚历山大藻双向电泳蛋白的三种提取方法比较[J];微生物学报;2011年08期 |
2 |
郭婷婷;关万春;;阳光紫外辐射对2种微藻的短期影响[J];浙江农业学报;2011年04期 |
3 |
;[J];;年期 |
4 |
;[J];;年期 |
5 |
;[J];;年期 |
6 |
;[J];;年期 |
7 |
;[J];;年期 |
8 |
;[J];;年期 |
9 |
;[J];;年期 |
10 |
;[J];;年期 |
11 |
;[J];;年期 |
12 |
;[J];;年期 |
13 |
;[J];;年期 |
14 |
;[J];;年期 |
15 |
;[J];;年期 |
16 |
;[J];;年期 |
17 |
;[J];;年期 |
18 |
;[J];;年期 |
19 |
;[J];;年期 |
20 |
;[J];;年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