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投资问题研究
【摘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壮大,如何进一步扩张民间投资,已成为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关键性问题。鉴于此,本文对我国民间投资问题进行了研究。全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我国民间投资问题的提出”,先界定了民间投资的范畴,即包括集体、个体、股份制、联营及其他经济类型固定资产投资;再运用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分析了扩张民间投资的必要性和战略意义;然后运用定性判断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对民间投资发展实践作了充分阐述。研究发现,民间投资总量、比重呈上升态势,1980~2000年我国民间投资总量累计高达8.33万亿元,占总投资的36.1%。国有投资对全国GDP的平均贡献率高于民间投资,但90年代中期以来,即使大量发行国债,民间投资对GDP的贡献率也呈现高于国有投资的特点。本文认为,没有民间投资的持续和高质量增长,经济是难以健康、快速发展的。
第二部分“民间投资扩张的主要障碍及未来趋势”,分析发现,1993年以来,我国民间投资增长率大体呈回落趋势,甚至一度低迷,只是2000年出现了小高潮。但从今年的情况来看,民:司投资并不具备可持续增长的动力和条件,回升的基础尚不稳固。本文剖析了民间投资增长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同时展望了民间投资的发展趋势,认为民间投资的潜能巨大,又面临入世、北京奥运会和西部大开发等历史机遇,将迎来“第三个春天”。本文预测了2001~2015年全国民间投资增长情况,认为民间投资将以高于国有投资的速度加快增长,进入一个加速增长期,绝对值在2003年左右超过2万亿元,可能将在2004年前后超过国有投资。
第三部分“浙江省民间投资发展的实证分析”,浙江何以在短短20年间从一个“地域小省”、“资源小省”发展成为“市场大省”、“经济大省”,和民间投资的“浙江现象”是密切相关的。1978~2000年浙江民间投资累计总量达
8126亿元,占总投资的57.互呢,约占全国民间投资的m呢;而国有投资总量
为 59I2亿元,占总投资的 36.3%,占全国国有投资的比重还不到 5%。“两
个相反”值得关注。和全国相反,80年代以来浙江每年民间投资总量一直高
于国有投资。和全国相反,浙江民间投资对GDP的平均贡献率高于国有投
资,但90年代中期以来,出现了国有投资的贡献率高于民间投资的情况。本
文预测了2001-2015年浙江民间投资增长情况,认为浙江民间投资将在
2004年前后突破3000亿元。民间投资中以股份制、联营为主的其他经济投
资发展迅速,将在2008年前后一举超过国有投资,成为民间投资最重要的组
成部分。民间投资总量与国有投资越来越接近,可能会处于一种相对均衡
状态。这可能是一个好的趋势。本文认为,“浙江现象”对全国有五点启示:
民间投资的活跃与否决定了整个经济的活力,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
展的快慢;民间投资推动多种所有制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是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发展的新动力;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引导民间投资积极参与经济社会发
展重大战略,是扩张民间投资的必由之路;“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是进一步
扩张民间投资的基本原则;温州模式是浙江民间投资的“缩影”,浙江的今天
可能就是中国的明天。
第四部分“以创新的思维扩张我国民间投资”,核心建议可以归纳为
“12345”,即“一放”,两“结合”,三个“不限”,四个‘划新”,五个“凡是”。一
“放”就是除关系国家安全和必须由国家垄断的领域外,其余领域都应允许
民间资本进入。两“结合”是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相结合,民间投资与国有
投资相结合。三个“不限’”是不限投资比例,不_限投资方式,不-限投资规模。
四是呛新”是理念创新。制度创新、环境创新和政策创新。五个“凡是”是:
凡是国有经济在战略性调整中退出的竞争性领域,都应先允许民间资本进
入;凡是鼓励和允许外商进入的领域,都应向民间资本开放;凡是向民间资
本开放的领域,都应允许民间资本以独资、合作。联营、参股、特许经营等方
式进行投资;凡是实行特殊优惠政策的领域都应给予民间资本以同样的国
民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