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历史的足迹 感情的馨香

苏永延  
【摘要】: 丁玲在延安时期(1936-1945) 的散文在她的创作里程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不仅反映了抗战时期风云变幻、波澜壮阔的历史,也反映了她从-个小资产阶级 知识分子到坚定革命作家的思想历程。本文将从心灵的流泻、新世界风景线的展示、 时弊与痼疾的针砭、艺术形式的追求四个方面论述丁玲的思想变化、文章的题材内 容的独特处理手法,联系当时解放区、国统区、沦陷区的作家作品加以比较,从中 确定丁玲散文的独特地位与价值。 心灵的流泻:丁玲散文中体现的思想变化,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 讲话》(1942. 5,以下简称《讲话》)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反映了她努力摆脱 小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思想情调,经历着缓慢蜕变的艰辛历程;后期,丁玲的思想 有了质的飞跃,她彻底抛弈了个人主义思想,真正与广大人民群众打成一片,成为 《讲话》的坚定实践者。 新世界风景线的展示:丁玲不仅善于细致传神地描写将军、劳动人民以及儿童 的形象,更善于反映边区士兵、农民生活的新气象新风貌。善于在客观的叙述中, 突出人物的形象,自然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 时弊与痼疾的针砭对外阐明坚持抗战的见解,并对延安内部的政治、思想、 文化上的弊端也进行了批评,揭露大男子主义、不负责任思想作风、阐明了文艺诸 多方面的问题。丁玲猛烈抨击封建等级意识和男尊女卑意识,她对革命内部矛盾持 宽容、解决问题的态度。 艺术形式的追求:丁玲散文艺术有叙事方式的小说化、散文体式的速写化、文 学语言表达的个性化等特点。小说化体现在善于刻画人物、描绘环境气氛、注意故 事的完整性和生动性;速写化则表现在善于简练地表现对象的肖像、动作和心态。 语言基本E以现代白话文为主,由略带欧化旅迹、生硬到晓畅自然,富有浓郁的乡 土气息,语言朴实刚健、细腻清新、富有激情。 丁玲延安时期的散文创作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 先声,是丁玲晚年散文成熟的先兆,在文学史上,它首创了反映新人新生活的写作 作风,影响了解放区以及解放后的文学创作,是新中国文学的先声。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黄治琼;;挽着妻手 同步夕阳 [J];现代养生;2011年13期
2 贺克臣;;怀念丁玲[J];北方文学;2006年01期
3 朱成玉;;站在淤泥里看星星[J];新一代;2009年12期
4 ;全国“散文新锐联展”征稿启事[J];文学与人生;2011年07期
5 陈漱渝;;丁玲与萧军——丁玲研究的一个生长点[J];新文学史料;2011年03期
6 何平;;“黑话”“官腔”“扭捏语”和散文的假繁荣[J];美文(上半月);2011年09期
7 ;2010年度河北散文排行榜揭晓《散文百家》推选作品占五成[J];散文百家;2011年07期
8 王婷婷;王妍;;丁玲作品中坚强的女性形象——以《我在霞村的时候》为例[J];群文天地;2011年14期
9 ;全国“散文新锐联展”征稿启事[J];文学与人生;2011年08期
10 赵萍;;从张爱玲的散文看她的人性观[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1 王冰;;坐在我对面的是丁玲先生[J];文苑(经典美文);2011年07期
12 贾艳玲;;朱自清散文中的女性意象分析[J];学苑教育;2011年13期
13 谢灵;;兰风梅骨 卓然超群——丁玲作品女性形象本体美的审美特质[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1年06期
14 韩爽;;归有光的妇女观[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6期
15 ;全国“散文新锐联展”征稿启事[J];文学与人生;2011年06期
16 徐燕;;仰望一座高山——品读朱自清[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07期
17 熊召政;;此情可待成追忆[J];延河;2011年07期
18 谢灵;;血泪凝成的女性关怀——对丁玲《三八节有感》的解读[J];文教资料;2011年24期
19 黄益庸;;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浅谈谭方之同志的散文[J];北方文学;2006年01期
20 ;全国“散文新锐联展”征稿启事[J];文学与人生;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桂梅;;知识分子、革命与自我改造——丁玲“向左转”问题的再思考[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上)[C];2009年
2 白军芳;;丁玲作品中的女性美[A];延安文艺与先进文化建设研究——“纪念毛泽东同志《讲话》发表60周年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梦花;;瞿秋白与丁玲[A];瞿秋白研究新探——纪念瞿秋白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论文集[C];1999年
4 刘立峰;;“诗人应该歌颂您”——宋庆龄与丁玲[A];宋庆龄与二十世纪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0年
5 钟永玖;;写作与人文精神[A];贵州省写作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梦花;;瞿秋白与丁玲[A];瞿秋白研究新探[C];2002年
7 安然;;幽默散文的背景与现状[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徐刚;邢小群;;丁玲和中央文学研究所[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0.5)[C];2000年
9 王贵忱;;辽海讲坛第六讲 关于散文的写人与写景[A];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4——辽海讲坛·第二辑(文学卷)[C];2008年
10 任俊;;瞿秋白的山水画与他散文的绘画美[A];瞿秋白研究新探——纪念瞿秋白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论文集[C];199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舒洁;知识分子与“大众化”革命(1937-1949)[D];北京大学;2012年
2 付琼;徐渭散文的特色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D];复旦大学;2004年
3 渠晓云;魏晋散文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4 李振;延安《解放日报》中的性别与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5 周群华;《庄子》散文评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永;金代散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焦印亭;刘辰翁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8 李新;陈子龙诗文创作与文学思想[D];南开大学;2009年
9 亢巧霞;初唐骈散文编年史[D];厦门大学;2007年
10 陆岩军;张溥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尚琳琳;论九十年代散文的现代性[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黄瑞仪;杏林子的散文与生命教育[D];暨南大学;2006年
3 苏永延;历史的足迹 感情的馨香[D];厦门大学;2002年
4 郝春燕;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5 张千里;风格与审美——英语散文翻译初探[D];上海海事大学;2003年
6 郑强;陆贽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朱雯;腴厚之美 平淡呈现[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祎;戴名世散文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9 王诺;背负写作的责任与良知[D];吉林大学;2007年
10 许晓云;林大钦诗文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玲和陈明的风雨恋[N];中国艺术报;2004年
2 邵文杰、王雄;真情铸就散文人生[N];光明日报;2005年
3 王增如;百岁丁玲依然年轻[N];人民日报;2004年
4 张守仁;我看近年散文[N];文艺报;2005年
5 林非 韩小蕙 吕先富 徐甡民 王剑冰 秦颖 古耜;散文:勇敢地进发[N];文艺报;2005年
6 王彬;修辞立其诚[N];文艺报;2005年
7 丁肃静;散文为什么一花独秀?[N];文艺报;2005年
8 一粟;情真 意切 文美 品高[N];西部时报;2005年
9 傅瑜;丁玲为何办《中国》[N];中华读书报;2011年
10 梅桑榆;时下散文的呆、小、巧[N];中国文化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