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史研究
【摘要】:本论文研究马克思之后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120年的发展史。首先,在评价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史研究状况之后,陈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史研究的意义,并提出研究方法上的基本思路。
论文考察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史发展阶段的不同划分,首次提出分两个基本时期来描述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历史:从1880年到1940年为早期;1940年至2000年为现代时期。
早期理论的发展可以用一个理论创新周期来概括,包括理论创新的准备阶段、高潮和尾声。早期理论的范式特征,是在对资本主义命运极限的反复追问中寻找革命武器,理论上以崩溃论的形式表现出来。
斯威齐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现代阶段,并把理论的范式特征转换为资本主义停滞趋势的说明。作为顺应时代变化产物的现代危机理论,经历了从战后的消费不足理论到70年代利润率下降理论的转换,并出现理论的综合倾向。在经过了80年代和90年代理论的相对沉寂之后,布伦纳的理论把危机理论引向了全球视野时代。
现代时期的危机理论批判性有所局限,危机理论范式面临着新的历史转折。论文试图超越危机理论的时代极限,寻找新的理论范式的可能性。从物质生产基础的分析出发,使用价值社会属性决定了一定时期社会使用价值总量的恒定性,价值的无限性和使用价值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导致了使用价值的异化。生产力的发展将导致社会价值总量的绝对减少的趋势,由此决定总需求的停滞趋势和利润率下降。价值交换活动趋于减少和非价值交换活动趋于增加的趋势,可能成为资本退出的一种方式。
|
|
|
|
1 |
张昌廷;;马克思与凯恩斯经济危机理论之比较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
2 |
李国疆;;凯恩斯经济学的反思:全球金融危机视角[J];华东经济管理;2011年10期 |
3 |
余维祥;;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危机理论及其启示[J];生态经济;2011年08期 |
4 |
;[J];;年期 |
5 |
;[J];;年期 |
6 |
;[J];;年期 |
7 |
;[J];;年期 |
8 |
;[J];;年期 |
9 |
;[J];;年期 |
10 |
;[J];;年期 |
11 |
;[J];;年期 |
12 |
;[J];;年期 |
13 |
;[J];;年期 |
14 |
;[J];;年期 |
15 |
;[J];;年期 |
16 |
;[J];;年期 |
17 |
;[J];;年期 |
18 |
;[J];;年期 |
19 |
;[J];;年期 |
20 |
;[J];;年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