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As自组织量子点的光学性质研究
【摘要】:
由于半导体量子点具有零维电子特性,它不仅成为基本物理研究的重要对象,也成为研制新一代量子器件的基础。正因如此,量子点材料及器件成为目前国际上最前沿的研究课题之一。GaAs基InAs自组织量子点因其成本低廉、器件工艺成熟,成为替代InP基材料、制备光纤通信用1.3-1.55μm发光激光器的热门材料之一。本文采用分子束外延技术制备了高质量的GaAs基InAs自组织量子点材料。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变温及时间分辨的光致发光谱(PL)等手段,分别研究了InGaAs应变层(指在InGaAs层上生长量子点,下同)、InGaAs盖层、InGaAs/InAlAs联合盖层、InGaAs/GaAs量子阱和多层生长等多种结构对量子点材料光学性质的影响,取得了以下主要结果:
1.原子力显微镜(AFM)测量结果表明,与在GaAs层上直接生长InAs量子点相比,引入In_(0.1)Ga_(0.9)As应变层,可以有效地释放量子点中的应变,使量子点的密度显著增大。当InAs淀积厚度较小时,量子点连在一起,形成了具有强烈耦合效应的量子点串结构,这种结构的变化导致量子点PL峰强烈红移,室温发光波长达到1.3μm以上。
2.首次系统研究了量子点发光寿命与量子点的密度、尺寸以及温度变化的关系。发现在温度低于50 K时,量子点的发光寿命基本不随温度变化;高于50 K,发光寿命随着温度升高首先增加,温度升高到某一特定温度T_C后,开始减小。我们认为,量子点发光寿命同时由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决定,其中内因主要是指辐射复合,而外因包括载流子热发射、迁移、非辐射复合等。决定量子点辐射复合寿命的根本因素是量子点内电子-空穴跃迁振子强度:即跃迁振子强度越大,其辐射复合寿命越小,反之亦然。不同量子点之间载流子波函数的交叠,减弱了激子的相干性使量子点发光寿命增大,同时也增强了载流子从尺寸较小量子点到尺寸较大量子点的迁移
|
|
|
|
1 |
魏希文;未耗尽载流子对P-N结反向特性的影响[J];物理学报;1966年07期 |
2 |
王颜铸,邱正安;毫米波段砷化镓载流子波放大器[J];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1984年04期 |
3 |
何安明;地幔载流子热传导机制初步研究[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1988年04期 |
4 |
曾文生,张光寅;晶格振动、载流子与高温超导电性的关系[J];物理学报;1993年02期 |
5 |
梁明智;;洛仑兹力的功与安培力的功[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
6 |
魏希文;;未耗尽载流子对P-N结反向特性的影响[J];科学通报;1966年05期 |
7 |
宿昌厚;半导体核探测器载流子有效寿命剖析[J];物理;1987年03期 |
8 |
王建华;;具有载流子转变性能的超导材料[J];世界科学;1990年07期 |
9 |
王法社;赵勇;;Pr_(1.85)Ce_(0.15)CuO_4中氧掺杂和Cu位Fe替代的对比研究[J];低温物理学报;2010年05期 |
10 |
钱人元,金祥凤;有机固体中载流子陷阱的表征[J];物理;1988年06期 |
11 |
汪辉,王海龙,王晓东,牛智川,封松林;生长停顿对量子点激光器的影响[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0年05期 |
12 |
李轲;一种计算载流子占据杂质能级的概率的新方法[J];大学物理;2005年09期 |
13 |
葛宝全;姚宁;张兵临;;ITO/TPD/Alq3/Al有机发光器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科技资讯;2007年04期 |
14 |
邓浩亮;姚江宏;贾国治;徐章程;;载流子热迁移对自组织量子点光致荧光的影响[J];发光学报;2007年05期 |
15 |
李铁城,许政一;α-LiIO_3的导电和介电特性的理论分析[J];物理学报;1977年06期 |
16 |
徐登辉;李熊;王秀娥;赵慈;赵佳;邓振波;吕昭月;陈征;;Rubrene薄层的位置对器件发光性能的影响及器件内激子复合区域的分析[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1年02期 |
17 |
徐登辉;;基于液体基质材料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及性能分析[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1年05期 |
18 |
刘淑杰;姜文龙;汪津;王冬梅;王艳玲;刘铁功;赵雷;;通过调整势垒高度改善有机电致白光器件的性能[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
19 |
J. C. Bouley,C. Gallou,何兴仁;注入载流子对1.55μmGaInAsP激光器模式特性的影响[J];半导体光电;1983年01期 |
20 |
熊诗杰;非晶态半导体超晶格中载流子的随机输运过程[J];物理学报;1986年0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