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
【摘要】:
福建省九龙江、漳江口红树林湿地是我国两处重要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近年来随着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排入海湾河口的重金属污染物迅速增多,大量的污染物汇集于河口海湾区,使得红树林湿地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重金属污染物的冲击。本研究以这两处红树林湿地为典型地区,选择七种主要的重金属元素(Fe、Mn、Zn、Pb、Cu、Ni、Cd)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续提取法(SEPs: Sequential extraction procedures),分析几种重金属元素在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含量、赋存形态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与沉积物理化性状的关系,探讨重金属污染物在红树林湿地累积、迁移的规律;结合根际模拟试验,探寻红树植物根系行为对重金属(Cd)含量、形态的影响。最后通过研究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与同时可提取重金属(SEM)在试验红树林湿地中的空间分布规律来评价红树林湿地重金属污染的现状。以期为红树林湿地重金属的污染评价、红树林生态系的保护和恢复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在试验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七种重金属含量的大小顺序均表现为:Fe Mn Zn Pb Cu Ni Cd。按照国家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在九龙江口、漳江口红树林湿地林内表层沉积物中, Zn的含量分别超过二类(≤350 mg.kg-1干重)和一类沉积物(≤150 mg.kg-1干重)标准;Pb的含量分别接近、超过了一类沉积物标准(≤60 mg.kg-1干重);Cu的含量均超过了一类沉积物标准(≤35mg.kg-1干重);漳江口红树林湿地林内表层沉积物Cd的含量为0.36mg.kg-1干重(0.48-0.25mg.kg-1干重),未超过一类沉积物标准(≤0.5mg.kg-1干重),但九龙江口红树林湿地林内表层沉积物中Cd的含量为3.19mg.kg-1干重(1.95-5.37 mg.kg-1干重),超过了国家二类沉积物的标准(1.5mg.kg-1干重)。研究红树林湿地表层沉积物中,不同重金属表现出了不同的形态分布。除Fe外,其余六种重金属残渣态比例均较低,非残渣态比例较高。九龙江口红树林湿地林内表层沉积物中,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是重金属的主要赋存形态,其占重金属总量的比例分别为:73%(Pb)、52%(Fe)、51%(Mn)、48%(Cu)、35%(Zn)、31%(Cd)、28%(Ni);与九龙江口红树林湿地相比,漳江口红树林湿地林内沉积物中重金属有机质-硫化物结合态比例均较高,使得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质-硫化物结合态成为该湿地重金属结合的两种主要形态。两种形态重金属占重金属总量的比例分别为:Fe(铁锰氧化物结合态:41%;有机质硫化物结合态:8%);Mn(铁锰氧化物结合态:35%;有机质硫化物结合态:25%);Zn(铁锰氧化物结合态:27%;有机质硫化物结合态:32%);Pb(铁锰氧化物结合态:38%;有机质硫化物结合态:33%);Cu(铁锰氧化物结合态:26%;有机质
|
|
|
|
1 |
叶勇,卢昌义,林鹏,谭风仪,黄玉山;河口红树林湿地CH_4通量的日变化研究[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0年03期 |
2 |
陆周莉;红树林湿地地方立法保护探讨[J];广西林业;2004年04期 |
3 |
李伟;崔丽娟;张曼胤;王义飞;;基于3S技术的中国红树林湿地监测研究概述[J];湿地科学与管理;2008年02期 |
4 |
段舜山,徐景亮;红树林湿地在海岸生态系统维护中的功能[J];生态科学;2004年04期 |
5 |
苏岫;黄凤荣;;红树林卫星遥感监测技术研究进展[J];科技信息;2010年06期 |
6 |
宗树;;湿地遭受严重破坏 海南之肾面临萎缩[J];今日国土;2006年Z3期 |
7 |
邹发生;杨琼芳;蔡俊钦;John Howes;Tom Dahmer;张苇;;雷州半岛红树林湿地鸟类多样性[J];生态学杂志;2008年03期 |
8 |
张军,袁东星,陆志强,马丽;九龙江口红树林区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含量与来源[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
9 |
苏锦顺;张小平;周少华;;红树林湿地生态多样性保护对策[J];环境保护;2006年05期 |
10 |
辛琨;谭凤仪;黄玉山;孙娟;蓝崇钰;;香港米埔湿地生态功能价值估算[J];生态学报;2006年06期 |
11 |
蔡炳城;;台湾省湿地的生物多样性与保护[J];湿地科学与管理;2007年02期 |
12 |
陈桂珠;;研究保护和开发利用红树林生态系统[J];生态科学;1991年01期 |
13 |
王雨;林茂;卢昌义;谭凤仪;;深圳红树林湿地浮游植物多样性的组成与分布[J];生态学杂志;2009年06期 |
14 |
王勇军,昝启杰,常弘;深圳福田红树林湿地鹭科鸟类群落生态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2期 |
15 |
李振南;诸显超;;乐清湾红树林湿地特种保护区建设之我见[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7年05期 |
16 |
黎遗业;;广西红树林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07年11期 |
17 |
黎遗业;;广西红树林湿地现状与生态保护的研究[J];资源调查与环境;2008年01期 |
18 |
雷振胜;李玫;廖宝文;;珠海淇澳红树林湿地生物多样性现状及保护[J];广东林业科技;2008年05期 |
19 |
曾宪光;;惠州红树林湿地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J];惠州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
20 |
蔡立哲,马丽,袁东星,张军,郑文教,高阳,陆志强;九龙江口红树林区底栖动物体内的多环芳烃[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5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