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下的R&D项目评价与决策:R&D实物期权模型及其数值分析
【摘要】:
研究与开发(RD)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但是如何对RD项目进行评价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难题。传统的现金流折现(DCF)方法由于没有考虑决策灵活性的价值,不适用于不确定性很大的RD项目的评估。本文结合了实物期权理论与博弈论,建立了一套有效的RD项目评价与决策的模型,并利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对模型进行数值求解和数据分析。
本文从单企业和多企业博弈两个角度去考虑RD项目的评价与决策。在单企业的模型中,本文充分考虑了RD项目的特点(包括高风险性、多阶段性、可扩展性、产品生命周期特性等),并结合RD项目进入、放弃、扩展等决策,使得所构建的模型更贴近实际。与期权理论一致,不确定性的增大将提高RD项目的价值;在多阶段的模型中,不同阶段参数的变化对RD项目的影响不同,对项目各个阶段的先后顺序进行合理安排将提高项目价值;项目的可扩展性将给项目带来额外的扩展期权,并大大提高项目的价值,当然项目也不应无限制的扩张,存在着一个最优的扩张规模;而当产品的生命周期特性明显时,转折点的到来会对项目的价值产生重大的影响。
基于上述的研究成果,本文将模型拓展成RD企业之间的竞争、模仿以及合作的博弈模型,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最优的博弈策略。模拟的结果证明:(1)在竞争条件下,竞争双方的价值合计小于垄断下的价值,但项目成功完成的概率大大提升;而各参数变动会对竞争对手产生反影响。(2)在模仿条件下,双方项目价值合计虽然比竞争时高,但却是以损害项目成功完成概率为代价;领先者的参数发生有利变化时,将带动模仿者的价值提升;而模仿者的参数发生有利变化,将大大损害领先者的利益。(3)在博弈策略的选择上,当双方实力相当时,双方为了争当领先者而展开激烈竞争;而当双方实力相差悬殊时,则更可能出现“领先—模仿”的均衡;当然,如果双方之间能够进行合作,只要磨合成本不是太高,合作总是可以带来更多的价值。
在模型构建上,本文做了必要的改进,这些改进使得模型更加符合实际。在单企业的模型中,本文对投资成本的过程进行分解,以反映各阶段投资成本变化过程的差异;对现金流的过程进行分解,以反映生命周期各阶段需求的变化;对盈利模式的重新设计,以反映项目的可扩展性。在多企业博弈模型中,本文引入了边际成本率,以反映参与博弈企业竞争实力的差异;引入了溢出效应,以反映模仿的难易程度;引入了磨合成本,以反映合作过程中发生的额外成本。
在RD实物期权模型的求解上,本文将LSM算法(最小二乘蒙特卡罗法)与EAV算法(扩展的对偶变量法)相结合,对模型进行数值求解,解决了本文数学模型难以求出解析解的难题。这种方法相对简便,而且精确度较高,有利于模型在实际应用中推广。
|
|
|
|
1 |
陈劲,周笑磊,唐会英;R&D项目的中止决策[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年08期 |
2 |
郑德渊,伍青生,李湛;企业R&D项目的实物期权评价方法[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0年04期 |
3 |
陈劲;唐会英;周笑磊;;R&D项目的质量管理[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18期 |
4 |
陈海声
,张彦;R&D项目实物期权评价法与传统净现值法的对比分析[J];会计之友;2004年10期 |
5 |
杜伟,毛剑波;企业R&D项目的中止决策研究[J];科学与管理;2005年04期 |
6 |
洪银玉
,刘靖宇;谈企业研究与开发支出的会计处理[J];中国会计电算化;2004年05期 |
7 |
郑德渊;基于不相等跳跃概率的复合期权定价模型[J];管理工程学报;2004年04期 |
8 |
刘景江,郑刚,许庆瑞;国外R&D项目测度与评价研究述评[J];科研管理;2001年06期 |
9 |
杨扬;基于现实期权理论的R&D项目延迟决策[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
10 |
舒文静,赵修卫;实物期权法与净现值法在R&D项目评价中的比较[J];科技创业月刊;2005年09期 |
11 |
余胜哲;廉明;;实物期权在R&D项目投资决策应用中的比较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年34期 |
12 |
周晓宏;孙元;;基于判别分析的R&D项目中止决策[J];技术经济;2007年04期 |
13 |
严义超;;鉴别分析在R&D项目中止决策的运用[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
14 |
何正文,徐渝,朱少英,张静文;R&D项目周期和费用的随机网络模拟[J];科学管理研究;2003年03期 |
15 |
郑德渊;基于跳跃过程的复合期权定价模型[J];中国管理科学;2004年01期 |
16 |
于文华;岳焱;;复合实物期权思想在R&D项目投资评估中的应用探析[J];商场现代化;2008年20期 |
17 |
舒湘沅;秦现生;董亮;;基于多色集合理论的R&D项目组合选择研究[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10年11期 |
18 |
胡琳娜;高新技术企业R&D项目内部信息沟通时效熵构造[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年14期 |
19 |
李海燕;吴国斌;;R&D项目中期评估信息采集方法研究[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5期 |
20 |
郑德渊,李湛;基于不对称性风险的复合期权定价模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3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