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IASC/IASB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制定之演进

陈秧秧  
【摘要】: 本文对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并改进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历程进行全面回顾。金融工具作为财务会计领域最为复杂的问题之一,其准则制定也经历一个从披露与列报到确认与计量、由简入难、逐步深入的过程。但是,经过二十年的发展,金融工具会计准则远未实现完善与完美,关键的公允价值计量仍是准则制定机构久攻不克的难关。 金融工具准则制定分拆为披露与计量两阶段是IASC应对现实困境而有悖初衷之举。披露与列报规范从早期的综合性征求意见稿(ED 48)中抽取出来而先行发布。在理论上,当复杂的交易或事项未能经过严格“过滤”进入账簿与报表中确认时,表外先行披露重要内容是可行且必要的。但是,IAS 32(1995)却出现有违财务会计基本程序严密性的逻辑问题:金融工具在表内确认与计量之前,先对表上的列报方式与会计政策披露(主要为确认标准与计量基础)作出规范!对IAS 32的修订始终与IAS 39的任何变动紧密相关。IASB似乎已然意识到,金融工具的表内列报应紧随确认与计量程序,而非与披露同时规范。这一思想加之金融市场监管力量的推动,最终促使一份纯粹且全面的金融工具披露准则(IFRS 7)出台。IAS 32虽继续规范已确认金融工具的表内列报原则,但作为一份单独准则存在的命运堪忧。 金融工具(尤其衍生金融工具)由表外“请入”表内是会计准则制定极富意义的“艰难”一跃。但是,IAS 39似乎始终在与时间赛跑:1998年准则发布是应对IOSCO“核心准则”项目的最后评估;2003年准则修订则旨在为欧盟上市公司2005年报编制简化准则应用并预留充分时间。因此,现行IAS 39虽“历经数变”,却仍是一份过渡性准则,距离以公允价值计量所有金融资产与金融负债的目标还十分遥远。 公允价值是金融工具最相关的计量属性,来自资本市场的经验研究已提供充分证据,但信息的可靠性仍值得商榷。公允价值概念的清晰界定与计量框架的合理设计是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制定与改进的关键。 中国的经济与金融环境日益与世界为一体,会计准则与国际趋同是现实的必然选择。但是,中国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出台是一个从无到有的“突变”,准则的发布并不意味着准则制定与改进工作的终结。中航油在发达资本市场上从事衍生品交易以及应用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失败更为我们敲响警钟。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娟;赵新莉;;博弈分析在会计准则制定中的应用:研究综述与启示[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04期
2 郭丹丹;;谈会计准则制定问题的研究[J];纳税;2018年24期
3 刘兴耘;;基于会计准则制定问题的相关研究[J];现代商业;2017年29期
4 王立龙;;我国会计准则制定过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管理观察;2016年07期
5 狄梦琳;;中美会计准则制定对比[J];商;2015年19期
6 李菊;;经营、制度环境对会计准则应用的影响分析[J];全国商情;2014年12期
7 王笈惟;;当前会计准则制定导向现状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外资;2014年02期
8 张金辉;;论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的选择——基于中国会计准则制定环境角度的分析[J];社科纵横;2013年09期
9 高凯丽;蔡闫东;;会计准则制定导向及我国的现实选择[J];商业会计;2013年04期
10 罗映红;;谈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程序的国际趋同[J];财会月刊;2012年06期
11 杜静然;;演化经济学:会计准则制定研究的新思路[J];财会通讯;2011年03期
12 王庆锋;王沛;;试论会计准则制定的民主化、科学化与法治化[J];管理学刊;2011年01期
13 王蕾;;我国会计准则制定完善的进程及成果[J];现代商业;2011年03期
14 李玉环;;我国会计准则制定导向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5 庾健;;会计准则制定权问题的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18期
16 朱七光;;会计准则制定程序的博弈分析:以美国和欧盟为例[J];新会计;2010年03期
17 党红;;会计准则制定背后的博弈[J];首席财务官;2010年04期
18 朱七光;;会计准则制定程序的博弈分析——以美国和欧盟为例[J];上海商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19 尹带平;;会计准则制定的规则导向与原则导向浅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年20期
20 杨慧媛;颜晓旭;;浅谈我国会计准则制定中的问题与对策——基于中美会计准则的比较[J];会计师;201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云鹏;;会计准则制定与盈余管理治理[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2 林森;;会计准则制定中的寻租行为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3 任春艳;;论会计准则制定中对“经济后果”的考量[A];企业财务报告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陈春宏;宿然昌;;会计准则制定主体模式的探讨[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11年年会暨第二十四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张曾莲;刘笑霞;;我国政府会计准则制定的动因、路径、内容与效果研究——基于海南自制政府会计制度的案例分析[A];第三届“公共管理、公共财政与政府会计跨学科论坛”暨第五届“政府会计改革理论与实务研讨会”摘要集[C];2014年
6 俸芳;;对概念框架理论问题的再思考[A];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2014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7 安宜宽;;我国会计建设面临的抉择及其决策[A];2005年对外经贸财会论文选[C];2005年
8 何丹;王运陈;毛慧贞;;各国中小企业主体会计准则与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比较研究——进展、差别报告框架与问题探讨[A];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2012年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9 李月娥;;会计准则与会计职业判断质量[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王开田;管亚梅;;完善中国特色会计准则体系对策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陈秧秧;IASC/IASB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制定之演进[D];厦门大学;2007年
2 田娟;会计准则制定的经济后果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3 武辉;公共政策分析视角下会计准则的政策过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刘国英;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5 芦笛;基于会计信息供需关系的企业所得税会计准则制定与执行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6 李尚荣;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年
7 崔英波;中国会计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3年
8 王荣昌;会计制序论[D];厦门大学;2008年
9 李鹏;农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影响因素及其对资本市场的影响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艳晶;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2年
2 陆微;会计准则制定中的利益相关者博弈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3 银文影;中国上市公司对会计准则制定的关注问题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07年
4 张卫红;会计准则制定问题研究[D];天津商学院;2006年
5 赖凌云;会计准则制定的环境差异的国际比较及其对中国会计准则制定模式选择问题的探讨[D];重庆大学;2003年
6 景昊昱;中国会计准则制定方法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7 李焱楠;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6年
8 谢交发;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会计准则制定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9 肖光红;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相关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10 英磊;我国会计准则制定中的政策导向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晶晶;中国支持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制定[N];企业家日报;2015年
2 戴正宗 编译;SASB:“醉心”于可持续会计准则制定工作[N];中国会计报;2012年
3 记者杨雪;北京会议强化中日韩三国会计准则制定机制[N];中国会计报;2011年
4 财政部会计司供稿;中美深入探讨会计准则制定[N];中国会计报;2010年
5 毛晓梅;中国会计准则制定取得最新进展[N];中国改革报;2005年
6 记者尹涛;企业会计准则制定加速[N];中国证券报;2002年
7 宗禾;国际会计准则制定应更多倾听新兴市场声音[N];中国财经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惠赞瑾;扩大交流深化合作 共促全球会计准则制定[N];中国会计报;2015年
9 卜海涛;中日韩会计准则实现互动[N];中国财经报;2005年
10 戴正宗 编译 高鹤 点评;FASB应继续负责私营公司会计准则制定[N];中国会计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