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材线虫诱引因子的筛选及杀线虫剂筛选试验
【摘要】:
松材线虫病是松树的一种毁灭性流行病。该病自发生以来,一直扩散蔓延,科研始终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尚无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仍以贯彻“以防为主”的方针。因此对松材线虫病的早期诊断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作者力图筛选松材线虫的有效引诱物质,以提高松材线虫病早期检测管效能;同时试验各种杀线虫物质,为杀灭感病树体内的松材线虫和处理疫木寻找有效的药剂。
1松材线虫有效诱引物质的筛选
本实验选取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苦楝(Melia azedaeach)、桑树(Morusalba)和蒲葵(Livistona altissima)4种植物,各取其叶、枝和果,分别采用研磨、浸泡或煮沸的方法浸出其中的有效成分,以灭菌沙为介质,进行诱引松材线虫的实验,并以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和无菌水做对照,结果筛选到两种能够较好的诱引松材线虫的物质,即苦楝嫩枝浸泡液和松树嫩枝浸泡液。苦楝嫩枝浸泡液诱引效果最好,其选择系数为26.01%,比灰葡萄孢提高了21.26%;其次是松树嫩枝浸泡液,其选择系数为19.48%,比灰葡萄孢提高了8.89%;苦楝叶浸泡液和灰葡萄孢的效果差不多;其余的浸出物诱引效果都不如灰葡萄孢好。
此结果在松木上进行的实验中也得到进一步证明:诱引效果最好的是苦楝嫩枝浸泡液,选择系数为33.60%;其次是灰葡萄孢和松树嫩枝浸泡液,其选择系数分别为19.41%和8.60%。这说明苦楝嫩枝浸泡液无论在室内模拟实验、还是野外应用都能取得较理想的结果。因此,建议使用苦楝嫩枝浸泡液制作早期检测管的管芯,可以有效地诱引到松材线虫,实现松材线虫病的早期诊断。
2杀线虫物质的筛选实验
本研究通过实验测定了13种化学药剂在不同处理条件下对松材线虫的毒性作用,旨在筛选松材线虫敏感的药剂,为松材线虫病的化学防治提供依据。实验采用浸泡生测法测定了13种化学药剂对松材线虫的毒杀效果。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在6种固态物中,氢氧化钠、硫酸铜、硫酸锌效果较好,即使在较低的浓度下对松材线虫也有较强的杀线虫活性,其作用24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2.11 mg/L、14.06 mg/L和19.68mg/L,碘化钾的效果较差,作用24h的半致死浓度为105.93 mg/L;效果最差的是敌百虫和氯化铵,其作用24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778.28 mg/L和3076.10 mg/L。在7种液态化合物中,杀线虫效果依次为:甲醛>乙醛>乳酸>乙酸>丙酮>甲醇>异丙醇。
在接种了松材线虫的新鲜马尾松圆盘上进行毒杀实验,证实氢氧化钠、硫酸铜的杀松材线虫的效果良好,半致死浓度分别33.84 mg/L和34.09mg/L。随后进一步在50cm长的木段上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打孔注药的方式施药,用5%的硫酸铜和5%氢氧化钠处理,30天后木段中线虫死亡率分别达到89.50%和92.46%。
|
|
|
|
1 |
王海旺;李秀文;李恩萍;陆建高;;黄瓜黑星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J];天津农林科技;2008年01期 |
2 |
王显红;;防治油菜花露尾甲药剂筛选试验[J];青海农林科技;2006年03期 |
3 |
朱龙粉;盛玉莲;钮敏华;储志英;;不同种源水稻品种对条纹叶枯病的抗性鉴定与筛选试验[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8期 |
4 |
黄贤夫;陈国永;冯永斌;李云明;陈海波;蔡娟娟;李程巧;;防治一代二化螟药剂筛选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07年03期 |
5 |
张保举;几种农药杀黄地老虎卵效果试验初报[J];农药;1990年01期 |
6 |
张信杨;邓国云;;道真玄参叶枯病药剂防治效果初报[J];农技服务;2010年01期 |
7 |
李宏;陈卫民;王华;李秀琴;;四种吡啶类除草剂防除白喉乌头的筛选试验[J];现代农药;2010年03期 |
8 |
;盩厔县1958年防治棉花虫害总结[J];陕西农业科学;1959年04期 |
9 |
;“1951年用拔除白尖法防治谷子白发病的建议”摘录[J];中国农业科学;1951年07期 |
10 |
罗信昌;;尖眼蕈蝇和蚤蝇的防治[J];食用菌;1981年04期 |
11 |
华致甫,丁晓民,李真,吕月星,靳峰云,龙铁生,隋志恒,王桂芬;土菌消防治水稻立枯病[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89年03期 |
12 |
方惠兰,童普元,廉月琰;毛黄鳃金龟的生物学及防治[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2期 |
13 |
余智勇,杜正文,曹静芬,徐忠华,何保荣;扑虱灵防治稻田褐稻虱的应用[J];江苏农业学报;1989年02期 |
14 |
陈育民,杨俊秀,景耀;泡桐丛枝病研究综述[J];西北林学院学报;1991年04期 |
15 |
曹支敏,梁英梅,马晓;花椒干腐病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1992年04期 |
16 |
郑德龙,李伟青,宋诗斌,康芝仙;葡萄羽蛾的初步研究[J];植物保护;1993年05期 |
17 |
于振福,洪德官,孙海双,曹仁襄,邢念华,杨传林;应用烟剂大面积防治落叶松种子害虫的研究[J];林业科技;1993年01期 |
18 |
苏清岚;胡梅操;袁立和;孙绍全;;甜菜夜蛾生物学及防治研究初报[J];江西植保;1993年02期 |
19 |
游新民;;落叶松尺蛾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J];山西林业科技;1993年04期 |
20 |
韩茂森,束蕴芳;关于对虾养殖疾病防治的若干问题的探讨[J];现代渔业信息;1994年04期 |
|
|
|
|
|
1 |
姚春;;从“治未病”谈脾胃病的防治[A];第三届泛中医论坛·思考中医2007——中医“治未病”暨首届扶阳论坛论文集[C];2007年 |
2 |
陈慧娲;;从体质学说论脾胃病的治疗与预防[A];2007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五届全国中医体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
3 |
范绍伯;舒亚莉;;老年高血压的防治[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老年医学年会学术论文集[C];2008年 |
4 |
王静;王辉;何剑斌;;附红细胞体病的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
5 |
李霞;;运用五运六气理论防治亚健康状态[A];2009人民大会堂中医治未病与亚健康高峰论坛暨首届亚健康经络调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
6 |
吕伟成;陈文乐;许文耀;;福建省水稻纹枯病的发生与防治对策[A];福建省科协第五届学术年会提高海峡西岸经济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分会场论文集[C];2005年 |
7 |
张淑凤;王强;周婷;代平礼;;蜜蜂白垩病病原的研究及防治[A];2005年中国养蜂学会蜜蜂产品专业委员会、蜜蜂保护专业委员会、蜜蜂授粉专业委员会联合工作会议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
8 |
李彦岭;王占周;李博;杨永钦;李玉平;;猪链球菌病及防治技术要点[A];濮阳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选编[C];2006年 |
9 |
朱焕南;;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开裂原因及防治[A];湖北省公路学会高速公路隧道监控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
10 |
高素贞;马明安;张凯远;张香云;;浅谈小麦吸浆虫的测报与防治[A];华中三省(河南、湖北、湖南)昆虫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