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区域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研究

万勇  
【摘要】: 经济理论与国际经验表明,在科技发达的当今社会,区域技术创新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与动力之一。区域技术创新通过优化要素组合、采用新资源、增加产品多样性、提升产品质量等方式,能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从而带来区域经济的持续与快速增长。依靠区域技术创新来推动经济增长是当前我国各区域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迅速,但是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资本、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要素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远远低于主要发达国家。在区域方面,我国中西部与东部区域间不但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而且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差距也较大。因此,深入研究区域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准确把握我国区域技术创新发展的历史脉络与现实状况,正确认识区域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精确判断我国区域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联程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全文共分为八章,主要涉及到以下方面的内容: 第一,在总结区域技术创新文献与理论基础上,分析了建国以来我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总体发展历程,确立了评价我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原则与思路,构建了我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并根据这套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现阶段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 第二,考察了从无技术创新贡献因素的经济增长理论到技术创新作为贡献因素的经济增长理论的演进历程,总结了经济思想史上关于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测算理论、方法,对我国区域技术创新的经济增长贡献问题进行了分析。 第三,在论述技术创新对企业和区域作用的基础上,阐述了区域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三大效应,并以此为基点解释了区域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 第四,采用1997~2006年共10年我国30个省级区域的统计数据,使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与经济增长的关联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根据实证结果进行了相关分析。 第五,分析了美国、日本和欧盟区域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实践与成就,并针对我国现实总结了这些国外的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第六,在分析我国区域技术创新在投入、产出、技术扩散以及创新环境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前提下,着重论述了推动我国区域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措施。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阳;试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技术支持[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年06期
2 张赤东;;浅议R&D与经济增长[J];商场现代化;2006年16期
3 罗瑞生;浅析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方式[J];工业技术经济;2002年03期
4 朱春奎,吴晨映;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5 王婧;李婧;;关于转变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思考[J];市场论坛;2007年07期
6 夏国藩;转变企业经济增长方式必须依靠技术创新[J];航空科学技术;1997年02期
7 张添勇,张均平;浅论企业技术创新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作用[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1997年06期
8 钱存林;双重创新: 集约型经济增长的原动力[J];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9 孙纳英;浅谈国有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10 曲道钢;;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中的政府职能[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年24期
11 盖文启;技术创新型开发模式:区域发展的新视角[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年09期
12 陈祖海;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与循环经济[J];科技创业月刊;2005年08期
13 杨洪波;程思琦;于洋;;东北地区投入产出的问题与对策[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年02期
14 熊兆鑫;;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与技术创新[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年02期
15 章新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技术创新政策选择[J];攀登;2001年02期
16 周俭初;;结构调整与技术创新[J];江苏科技信息;2001年07期
17 刘璐;;空间视角的技术创新文献综述[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0年03期
18 唐蓉;吴园一;;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理论研究[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年10期
19 谭晶,刘铁林;增强技术创新意识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J];学术交流;1998年05期
20 田亚平;张华展;王清香;;构建廊坊区域创新系统的问题研究[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浩兴;陶表益;宣安平;;基于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的合作营销实证研究[A];第三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一卷)[C];2006年
2 杨忠泰;;陕西科技与经济相脱节内在机理分析[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Ⅰ)[C];2008年
3 吴开;夏鑫;;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王勇;周振;;论社会资本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A];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巴特;;“技术创新”是“知识经济”的重点和主流[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6 殷浩;;新产品开发及技术创新的重要性[A];云南省机械工程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殷浩;;新产品开发及技术创新的重要性[A];2010全国机械装备先进制造技术(广州)高峰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8 ;抓好技术创新 促进技术进步[A];全国纺织科学技术大会资料交流材料汇编[C];2004年
9 方丽;;企业技术创新与人力资源开发[A];济宁市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选编[C];2005年
10 房东升;孔平;丁春红;;企业的“矛”和“盾”——浅谈知识产权与企业技术创新[A];济宁市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选编[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勇;区域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2 李锐;企业创新系统自组织演化机制及环境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3 范世涛;技术创新的制度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4 李卫东;技术创新与企业组织结构选择[D];厦门大学;2002年
5 杨晶晶;经济开放促进技术创新的理论及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6 张子峰;公司治理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孟祥红;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测度理论与实践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8 王齐;环境管制促进技术创新及产业升级的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9 徐平;中石油集团自主创新机制及能力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10 胡海波;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及其评价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俞建群;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2 俞建群;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3 孙军;技术创新与江苏经济增长研究[D];中共江苏省委党校;2006年
4 杨晓娜;技术创新推动的经济增长以及多层次资本市场构建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5 刘丽霞;技术创新的目标市场选择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6 蔚文靖;技术创新与山东省经济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任志鹏;中国工业部门市场结构与技术创新的产业组织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8 邹晓媛;基于产业集群的企业技术创新战略与路径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9 石巍;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10 陈美兰;社会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D];湖南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徐玢;牵牛鼻子,还是抬牛腿?[N];科技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沈强 于进;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N];中国经济导报;2004年
3 李国伟;修武:技术创新传统工业[N];焦作日报;2006年
4 薛维梁;技术创新与经济结构调整的互动关系[N];太原日报;2006年
5 家观 辛文;通信产业如何技术创新[N];中国电子报;2000年
6 孔德涌;从奥运比赛看我国技术创新[N];光明日报;2004年
7 郝趁义;关于建筑施工企业技术创新的思考[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2年
8 曾冬菊;美国柔印印前制版协会授予柯达年度技术创新奖[N];中国包装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张木早;企业创新不仅是技术创新[N];中国化工报;2006年
10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京;培育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N];广东科技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