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网络媒介功能与角色

张骊  
【摘要】: 2008年,中国改革开放走过三十个年头,举世瞩目的奥运会又首次在中国举办;然而,感受辉煌成就的同时,这一年,雪灾、地震等突发性公共事件频发,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并考验我们的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在汶川大地震这场灾难中,举国上下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引发了国内外媒体广泛、强烈的关注和报道。媒体也在救灾方面发生极端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与近三亿中国网民携手,共同展开了一场“Web2.0式”的救灾。一方面,新媒体在信息传播、议程设置等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有关地震的第一条信息就是通过网络发出,在突发灾难事件的报道活动中,日益担当起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和使命。另一方面,除了新闻报道,新媒体迅速整合网络资源,开启了空前的超常运作。借助网络平台,开展救援资助、寻找亲友、表达哀悼、献言献策等。各类网络媒体,包括大型门户网站、政府网站、论坛空间以及视频网络、私人博客、聊天工具等齐上阵,集体行动,快速反应。在海量信息、即时更新、可检索、互动性、宽频多媒体效果等方面,网络媒介的优势令传统媒体难以比肩,在地震救灾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国务院新闻办网络局副局长对中国网络媒体在抗震救灾中的表现予以大力肯定,认为中国网络媒体已经成熟。5·12地震标志着新媒体已经开始步入当今中国社会的主流媒体阵容。当然,网络媒介因其特殊性也存在着一些缺陷,例如网上一些的不实信息及其引起的负面效果。网络媒介加强自律的同时,还需要加强与第五媒体-手机媒体的合作以及与海外媒体的合作,以更完善的制度和更强大的实力参与到突发事件应对当中去。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马先皇;;汶川地震给图书馆界带来的思考[J];图书馆建设;2009年03期
2 陈致烽;魏秋菊;;倡导人文关怀 提升网媒公信力——以5·12汶川地震报道为例[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9年05期
3 吕艳;;从汶川地震报道看网络媒体的舆论引导[J];新闻世界;2010年05期
4 程琴娟;马文军;;基于被引频次评价科技期刊报道汶川地震的表现[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年05期
5 杨晓斌;;关于灾害报道的英文编译——以汶川地震为例[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6 张瑛;;图书馆危机管理——基于汶川地震的案例分析[J];当代图书馆;2009年04期
7 易菁;王秀波;;从议程设置理论分析汶川地震中的新闻报道[J];华章;2010年01期
8 汪臻真;;网络媒体的环境监视功能——对汶川地震后新华网新闻的实证分析[J];新闻世界;2010年02期
9 李文明;吕福玉;;论突发事件的电视传播——以汶川特大地震前期电视报道为例[J];国际新闻界;2008年05期
10 沈正赋;顾娅;;危机事件报道中的媒体功能——以5·12汶川大地震报道为例[J];东南传播;2008年08期
11 董秀军;黄润秋;;三维激光扫描测量在汶川地震后都汶公路快速抢通中的应用[J];工程地质学报;2008年06期
12 Seweryn J.Duda;Jaromir Jansky;;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谱震级及相关问题研究(英文)[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09年02期
13 孔昭莉;吕茂丽;李恒;;灾难新闻报道的批评语篇分析——以汶川地震为例[J];考试周刊;2011年04期
14 周正昂;;汶川地震危机传播中网络博客的角色解析[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5 周海燕;;汶川震灾报道中的伦理谬误分析[J];当代传播;2008年05期
16 黄焰结;;地震新闻标题的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9年01期
17 卢燕;;从汶川大地震看档案馆、图书馆的灾难管理[J];兰台世界;2009年04期
18 邱金锋;;从汶川地震的央视报道看政治传播[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1期
19 夏文蓉;;突发公共事件中媒体舆论引导力的影响因素解析[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0 赵海奇;;汶川地震报道中网络新闻评论的类型、文风分析[J];新闻世界;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艳富;王兆印;施文菁;王旭昭;;汶川地震引发的坡面泥石流[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王仁坤;邵敬东;;沙牌拱坝经受了超强地震的考验[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C];2009年
3 任蕾;;《人民日报》汶川地震报道的内容分析[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施文婧;王兆印;刘丹丹;徐梦珍;;震区花岗岩崩塌体上的植被修复[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袁海军;;汶川地震的几点思考——从建筑震害现状中进一步认识建筑抗震性能[A];第十届全国建设工程无损检测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毛蓉萍;;错层建筑在汶川地震中受损分析[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9年
7 肖岩;陈国;杨瑞珍;佘立永;周泉;;现代竹结构住宅抗震性能研究[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9年
8 王海洋;邓慧华;皋伟;金晶;康学军;陆祖宏;;汶川地震发生一个月后受灾群众心理健康状况和应对方式的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曾政;胡友兰;王曦鸣;汤明;;从汶川地震思考兽医如何进行震后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8防灾减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夏晓辉;;论科普节目的社会引导作用——从汶川地震报道看电视科普节目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的新角色[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勇;震源破裂过程反演方法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2 齐文浩;土层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8年
3 周斌;水库诱发地震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动态响应机制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0年
4 郭飚;非均匀各向异性介质的地震P波走时层析成像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9年
5 刘红彪;底商多层砌体结构倒塌机理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2年
6 高峻;基于汶川地震重建的农居建造范式及其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7 郭晓云;汶川地震反应谱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1年
8 丁开华;青藏高原中东部地区的现今地壳形变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9 韩亮;龙门山断裂脆塑性转化带内花岗岩的流体特征与裂缝愈合的实验模拟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2年
10 王栋;近断层地震动的上/下盘效应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骊;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网络媒介功能与角色[D];厦门大学;2009年
2 邵佳;我国突发性公共事件的财政投入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3 李欣;我国突发性公共事件中政府形象管理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4 钟舒曼;突发性公共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实现[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廖玉芳;突发性公共事件中的人文关怀[D];南昌大学;2012年
6 李洋;电子科大成都学院构建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完善对策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7 刘涛;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探析[D];重庆大学;2009年
8 周倩;地方政府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模式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9 汪磊;志愿者组织参与灾害救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卢佩;汶川地震报道中新闻媒体的人文关怀探究[D];兰州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张星;政府在突发性公共事件中应急机制建设[N];驻马店日报;2011年
2 东北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SARS与政府公共政策》课题组供稿;突发性公共事件中的政府应急能力建设[N];中国财经报;2003年
3 记者 王传真;深圳:当发布新闻而不发,也要行政问责[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4 东北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SARS与政府公共政策》课题组供稿;为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言[N];中国财经报;2003年
5 张志安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美国政府微博体现新法则[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为了山城的平安和谐[N];本溪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张倩;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提高政府建设水平[N];甘肃日报;2009年
8 记者 孙春艳;省救援救助中心募集救援物资700余万元[N];吉林日报;2010年
9 东北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抗击非典和公共卫生支出改革[N];经济日报;2003年
10 记者 郄建荣;4万亿投资还安全[N];法制日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