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红外光谱仪器模型传递方法研究
【摘要】:近年来,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飞速发展,凭借其无损检测、快速实时的特点,已经实现了在工业、农业、医药学等众多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在实际测量中,因测量仪器老化、测量环境变化等因素,对某一台近红外仪器在某一时间建立的多元校正模型,在另一时间应用时可能不适用;又或者,在某一台仪器上建立的多元校正模型,在另一台仪器上使用时会存在较大的预测误差。因此,为了提高近红外光谱分析校正模型的适用性及预测精度,模型传递(也称模型标准化)是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最终成功应用的关键环节。本论文围绕近红外光谱仪器的多元校正模型传递方法的模型建立问题,开展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内容:一、快速多元校正模型的建模方法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核函数变换的快速偏最小二乘多元校正模型——KPLS,用于提高测量模型的精度和分析速度。本论文通过人体离体血浆近红外实验、人体在体近红外实验和谷物近红外实验获得的光谱数据对KPLS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了验证,并与偏最小二乘(PLS)回归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实验结果显示:(1)人体离体血浆近红外实验中,KPLS模型与PLS模型应用预测精度接近;(2)人体在体近红外实验中,KPLS模型较PLS模型预测效果较优;(3)谷物近红外实验中,KPLS模型与PLS模型应用预测精度接近;(4)在离体血浆近红外实验中,对于大数据计算,KPLS模型计算速度相比PLS模型具有明显的快速性。二、模型传递样本优选方法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自模型多元曲线分辨(SIMPLISMA)和KPLS相结合的奇异样本和特征样本同时选取的新方法——SIMPLISMA-KPLS,有代表性的样本选取有助于提高模型传递的效果。本论文通过谷物近红外实验数据对该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了验证,并与KS-KPLS方法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显示:(1)在80组谷物样本近红外实验中,SIMPLISMA与KS模型传递效果接近,表明SIMPLISMA可作为模型传递过程中另一种可供研究人员选择的新型样本选取算法;(2)结合KPLS及3σ准则进行模型的验证计算,可在模型验证计算的同时实现奇异样本的剔除。三、建立了一种SIMPLISMA-PDS-KPLS快速模型传递新型算法,以提高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的稳健性(或称适用性)和近红外检测速度,本论文通过谷物近红外实验数据进行了验证,并与KS-PDS-KPLS算法进行比较。实验结论表明:(1)在80组谷物样本近红外实验中,经模型传递后四种组分含量的RMSEP均接近于主机建模。(2)另外,KPLS算法中采用乘法和加法计算替代传统PLS算法中复杂的迭代计算,明显简化了算法,提高了计算速度。本论文建立的SIMPLISMA-PDS-KPLS方法,对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各领域物质成分含量或性质的快速、准确在线检测的最终实现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
|
|
|
1 |
赵彦如;陈东辉;佟金;;近红外分析技术及其应用[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S1期 |
2 |
郭爱民;;近红外反光分析技术在饲料厂开始应用[J];饲料工业;1987年03期 |
3 |
李寿文;陆永红;;如何用8100近红外仪测定谷物种子成分[J];甘肃农业科技;1989年12期 |
4 |
阮治纲;;近红外分析技术在食品氨基酸检测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食品;2017年20期 |
5 |
朱迅涛;近红外分析技术在肉制品检测中的应用[J];肉类工业;2002年06期 |
6 |
董娟娟;;传统检测方法与近红外分析技术检测饲料营养成分之差异分析[J];饲料工业;2010年11期 |
7 |
王艳斌,刘伟,袁洪福,陆婉珍;人工神经网络在近红外分析方法中的应用及深色油品的分析——人工神经网络-近红外分析方法快速测定原油馏程[J];石油炼制与化工;2002年07期 |
8 |
刘桂宾;浅谈近红外分析技术及其在商检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商检;1996年02期 |
9 |
张翼;杨征宇;葛炯;刘太昂;张浩博;蔡峰;束茹欣;;近红外分析技术在烟草中的应用[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16年02期 |
10 |
王艳斌,罗爱兰,陆婉珍,袁洪福;近红外分析方法快速测定沥青蜡含量[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01年03期 |
11 |
加里·多兹劳,李勤;用近红外分析技术改进在线过程控制[J];山西化工;1994年02期 |
12 |
张铁强,郭山河,何丽桥,申铉国;应用近红外分析技术检测烟丝水份[J];红外技术;1995年05期 |
13 |
王文盛;;近红外分析技术在食品氨基酸检测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导刊;2016年36期 |
14 |
於筱岚;徐宁;何勇;;近红外分析技术在食品氨基酸检测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4年09期 |
15 |
朱迅涛;近红外分析技术在火腿肠检测中的应用[J];肉类研究;2002年02期 |
16 |
聂钰洪;周晓微;张蓓;;近红外分析技术在茶叶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2016年04期 |
17 |
王艳斌,郭庆洲,陆婉珍,袁洪福;近红外分析方法测定润滑油基础油的化学族组成[J];石油化工;2001年03期 |
18 |
隋莉;郭团结;杨红伟;江海兰;郭吉原;;饲料企业近红外规模化应用关键控制点[J];中国畜牧杂志;2017年11期 |
19 |
严衍禄;张录达;陈斌;周学秋;朱大洲;安冬;闵顺耕;;近红外光谱分析在农业领域应用中的几个问题[J];现代仪器;2011年05期 |
20 |
石振兴;朱莹莹;杨修仕;任贵兴;;藜麦粉末中主要营养成分近红外预测模型的建立及验证[J];粮食与油脂;2017年1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