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部分相干光传输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刘晓云  
【摘要】: 自从激光产生以来,人们对完全相干光束的传输及聚焦特性已经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开始对部分相干光束聚焦特性的研究产生了浓厚兴趣。这是因为在某些实际应用中,部分相干光比完全相干光更具优越性。例如,部分相干光在大气中传输时所受大气骚动的影响要比完全相干光小得多;并且部分相干光束具有光强比较均匀,对散斑低灵敏等优点而被应用于激光核聚变等领域。此外,多横模的高功率激光光束可用部分相干光束来描述。因此,对部分相干光束的聚焦的研究变得十分重要。另一方面,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光束整形技术也随之成为人们研究的热门课题。迄今为止,已经实现了将激光光束整形成平顶光束或局域空心光束等。光束整形之所以热门,是因为这些特殊形式的光束可应用于激光光学及生物医学等领域。例如,平顶光束可应用于激光核聚变、激光热处理等领域。然而,研究者对部分相干光的光束整形的研究还很少。 本论文研究的是部分相干光聚焦后的光强分布情况。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详细讨论了焦移、焦开关现象,以及部分相干平顶光束、部分相干面包圈光束、部分相干局域空心光束的产生过程。主要工作包括: 1.从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出发,推导了部分相干光束通过环形透镜系统的传输公式,分析了空间相干度、菲涅耳数、拦截系数对系统中光束的聚焦光强和焦移的影响。 2.从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出发,推导了部分相干光束通过双焦聚焦透镜系统的传输公式,研究了部分相干光束聚焦的焦开关现象。通过图例详细分析了焦开关的产生过程,得出形成这一现象的条件,分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黄曙林;;聚焦“7·23”事故[J];新闻实践;2011年09期
2 项楠;朱晓璐;倪中华;;惯性效应在微流控芯片中的应用[J];化学进展;2011年09期
3 张建柱;李有宽;张飞舟;安建祝;;湍流大气中聚焦平台光束焦移及光斑尺度[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1年06期
4 ;聚焦“今晚”[J];传媒;2011年09期
5 黄曙林;;聚焦“合璧山水”[J];新闻实践;2011年07期
6 ;知错就改[J];电脑爱好者;2011年09期
7 王虹;任宝华;;聚焦都市白领 量身打造栏目——以《楚天金报》“写字楼上”为例[J];新闻前哨;2011年07期
8 任景华;;聚焦学科前沿 创新研究视野[J];重庆社会科学;2011年08期
9 ;聚焦全球3D产业 共享3D前沿技术——第八届C3D World11月再次亮相上海,品牌国际化渐进成熟[J];电子测量技术;2011年08期
10 林昆昆;;有个性的媒体才有生命力[J];青年记者;2011年21期
11 ;6月优异报道[J];青年记者;2011年19期
12 许欢;;青春的火花[J];烽火科技;2011年06期
13 ;聚焦“三点” 提升课程领导力[J];现代教学;2011年Z2期
14 ;设计亦可改变世界[J];中国邮政;2011年09期
15 ;业界聚焦[J];网络与信息;2011年07期
16 黄昊晶;;聚焦爬虫爬行性能研究[J];科技资讯;2011年21期
17 本刊编辑部;李媛;孙云;王胜阳;;聚焦区域·东北行——关注吉林智能家居市场[J];数字社区&智能家居;2010年09期
18 特曲;;盛大文学三周年之际发布新LOGO[J];出版参考;2011年21期
19 本刊编辑部;李媛;孙云;王胜阳;;聚焦区域·东北行——关注辽宁智能家居市场[J];数字社区&智能家居;2010年10期
20 周松;包敏;周鹏;邢孟道;保铮;;基于方位非线性变标的弹载SAR下降段成像算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振华;汪素萍;宫先仪;;水声场中的时反聚焦分辨力[A];2005年全国水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杨海亮;邱爱慈;孙剑锋;高屹;苏兆锋;孙凤举;李静雅;梁天学;尹佳辉;曾江涛;黄建军;任书庆;张永民;;强流脉冲粒子束技术研究新进展[A];2008年全国荷电粒子源、粒子束学术会议暨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第十二届电子束离子束学术年会、中国电子学会焊接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电子束焊接学术交流会、粒子加速器学会第十一届全国离子源学术交流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分会2008年全国高能束加工技术研讨会、北京电机工程学会第十届粒子加速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3 赵丽艳;;凹球面阵相控聚焦声场仿真研究[A];2009年全国水声学学术交流暨水声学分会换届改选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何春清;陈志权;吴奕初;王少阶;;冷正电子的产生及脉冲微束的开发[A];第十四届全国核物理大会暨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钱锋;徐蓉;郭之虞;彭士香;宋执中;于金祥;袁忠喜;;永磁ECR离子源引出区加永磁铁聚焦的研究[A];2006全国荷电粒子源、粒子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李丹;;聚焦现实热点 引领学科发展——新时期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学术活动探索[A];学术交流与学术生态建设——中国科协第二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万敏;吴剑涛;顾静良;刘志强;李正东;;凝视型红外探测系统的像质影响因素及校正方法[A];第七届全国光学前沿问题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何旭东;;3种曲面声反射性能对比的仿真研究[A];中国声学学会水声学分会2011年全国水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9 季小玲;吕百达;;像散透镜对高斯光束的变换特性[A];湖北省激光学会论文集[C];2000年
10 张国文;陶华;蒲继雄;卢兴强;马伟新;;部分相干方形平顶脉冲电磁光束经位相调制透镜的聚焦特性[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汤云飞;液体表面波在周期结构中的传播及水波的混沌现象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2 辛煜;光场偏振参量演化特性与精细结构理论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磊;部分相干部分偏振光束的特性和应用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4 杨炯;结构对液体表面波传播特性的调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5 易煦农;人工电磁材料的光学特性及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润伍;光束的聚焦特性研究:焦移,焦开关和相移[D];四川大学;2003年
2 堵亮;CD-ROM伺服控制程序设计[D];吉林大学;2006年
3 刘晓云;部分相干光传输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华侨大学;2006年
4 黄承超;X射线复合折射透镜的设计与制作[D];同济大学;2007年
5 陈云清;《在西方眼睛下》的叙事特色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6 盛灵;论《觉醒》的叙事艺术[D];重庆大学;2008年
7 李玉铎;复合相干光学涡旋特性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海晓丽;历史与现实的完美融合:论A.S.拜厄特《占有》中的叙事策略[D];河南大学;2005年
9 周彩玉;像差对焦开关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文明;论《印度之行》的叙事艺术[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宝琪;上海克硫公司自主创新结硕果[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