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县古城研究
【摘要】:中国古代城池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城池开始甚早,经过五千多年筑城的发展,留存了大量的城池,这些城池不仅数量多,而且其中有许多城池的选址与布局手法对今天的城市规划有着直接的应用意义。
我国古代城池的选址是综合考虑政治、军事、经济、地形、水资源、交通等诸要素的结果。古代城池的布局是中国传统哲学体系与文化传统的产物,其核心就是“天人合一”,即用城池的物质形态和布局来体现天上人间的一种礼制秩序,追求天、地、人之间的和谐。
寿县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寿县历史悠久,古称寿春、寿阳、寿州,屡为州、府、道、郡等治所。它古属淮夷部落,夏为扬州域,商周为州来国地,春秋属楚。三国时为魏地,已是十余万人的重镇。据史料记载,蔡昭侯、楚考烈王、淮南王刘长、刘安和袁术先后建都于寿春。自晋以后到唐、宋,寿县继续以繁华著称于世,所谓“扬(州)寿(州)皆为重镇”。寿县文化灿烂,是楚文化的故乡,是中国豆腐的发祥地,是“淝水之战”的古战场。寿县人文荟萃,春秋时楚国令尹孙叔敖修建的安丰塘,与都江堰、郑国渠、漳河渠并称我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特别是豆腐文化的始祖——淮南王刘安及其门人编著的宏篇巨著《淮南子》,集自然科学、哲学、史学、医学和文学价值于一体,博大精深,在亚洲和世界上都广有影响,现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专门研究《淮南子》的学术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