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式生猪养殖模式下考虑农户风险偏好的违约博弈问题研究
【摘要】:我国是全球生猪产量最大的国家,生猪供应的稳定性问题与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供给和城市居民的“菜篮子工程”休戚相关。随着生猪养殖模式从传统的散养转变为现在的规模化养殖,越来越多的农户借助订单式生猪养殖模式,间接地与市场连接起来,克服了“小农户”进入“大市场”的诸多问题,公司也稳定了供应源,双方实现了互利共赢。然而在实践中,由于生猪市场价格波动较明显,订单式生猪养殖模式下两大主体的关系很不稳定,频频出现违约的现象。本文综合运用行为经济学、演化博弈论等理论分析订单式生猪养殖模式中的违约问题,以期望改善订单式生猪养殖模式中的违约现状,为降低生猪合同违约率,促进生猪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一定的决策参考。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引入风险偏好理论,分别构建了有无政府干预的违约博弈模型,并通过数值仿真分析了不同参数的变化对系统演化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订单式生猪养殖模式下,公司与农户的契约关系比较松散,影响双方违约的原因主要是市场行情的变化,除此之外还包括订单价格、交易成本、违约金、农户的风险偏好;政府通过搭建信用体系及建立惩罚机制,能够有效地规避农户和公司的违约风险。其次,针对上述博弈分析中揭示出来的问题,从合同本身出发,引入价格风险分摊机制和中介组织委托代理机制,探索出更合理的合作模式以解决订单式生猪养殖模式中的违约问题。结果表明:引入价格风险分摊机制可以制定较为弹性的订单价格,从而降低因为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违约风险;农户与公司、中介组织签订三方合同,可以提高订单的约束力,降低合同的违约风险。第三,针对如何将违约风险从参与主体内部转移到外部,引入了生猪期货期权理论,构建了“公司+农户+期货+期权”模式下考虑农户风险偏好的博弈模型,分析了不同要素对演化稳定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公司可以利用生猪期货市场的发现价格功能,制定较高的订单价格,然后与农户签订一份具有期权性质的生猪合同,并在生猪期货市场上进行套期保值,可以有效地规避双方的违约风险。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提出了规避订单式生猪养殖模式中违约风险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