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有效成分的毛细管电泳检测及电化学行为研究
【摘要】:
中药是我国五千年文明的瑰宝。据统计,目前我国中药出口仅占全球中药贸
易的3%,关键原因在于缺乏现代科学分析手段的系统研究,使得原药质量检验、
有效成分提取、制剂质量监控、药效病理毒理研究等方面均落后于发达国家。如何
结合现代仪器分析手段,更为系统和深入地进行中药物质基础研究,将是未来药物
分析的重要任务。
中药丹参为唇形科植物(salivia miltorrhrza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有活血化
淤,安神宁心,止痛等功效,近年来广泛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致热性感染。
其主要有效成分为水溶性的酚酸类物质和脂溶性的二萜醒类物质。药理实验表明,
在水溶性酚酸中,原儿茶醛、原儿茶酸为抗心绞痛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明显增加
冠脉流量和对抗ADP(腺苷二磷酸)所致的血小板聚集作用;脂溶性有效成分主要
为丹参酮ⅡA,它不仅具有天然抗氧化作用、抗动脉粥样硬化、降低心肌耗氧量等心
血管药理作用及抗菌消炎作用,而且更重要的是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本文以原
儿茶醛、原儿茶酸、丹参酮ⅡA为研究对象,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本论文第一部分采用毛细管电泳—安培检测法(CE-ED), 采用工作电极为0.3
mm碳圆盘电极的三电极系统,当毛细管长度为65cm,分离电压为24kV时,在最佳
电泳介质(pH=6.4,15m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分离了丹参的水溶性成分原儿
茶醛和原儿茶酸。该法重现性好,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用于丹参及其两种中成
药中的原儿茶醛和原儿茶酸的检测,获得较为满意的结果。
为了更深入地研究第一部分中原儿茶醛在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本论文的第
二部分采用线性扫描伏安法(LSV),循环伏安法(CV),微分脉冲伏安法(DPV)
对原地茶醛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氧化还原行为进行了详细研究,并对它们的电极
反应机理作了初步探讨。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灵敏的测定原儿茶醛的电化学分析方
法,分析了模拟血清中的原儿茶醛,结果良好。
由于目前丹参中成药的制备工艺有所不同:采取乙醇提取,制成浸膏的中成药
几乎保留了全部的脂溶性成分;而采取水煎煮提取的中成药,其脂溶性成分几乎全
部丧失。因此,寻找一种简便、快速同时测定丹参及其中成药水溶性和脂溶性成分
的方法,对于充分保证该药的质量和临床效果有着不可低估的意义。本文的第三部
摘要
分首次采用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法仰ECC入 采用压力进样u.SPSi,SS人 分离电
压 15kV,未涂层石英毛细管(75op-c50cm,有效长度 40cm),在 20mof/L NaH。PO。一
Na。B4Q缓冲液(pHS.63)一60nunol/L十H烷基磺酸钠(SDS)一15 mmol/L胆酸钠(SC)
的电泳介质中同时分离测定了丹参及其中成药、模拟血清中的水溶性成分原儿茶
醛、原儿茶酸和脂溶性成分丹参酮* A,为丹参及其复方制剂的水溶性和脂溶性成
分的质量控制建立了一种新的实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