烷氧基取代酞菁的晶体结构与光记录介质的研究
【摘要】:
酞菁类化合物因其比较稳定的π共轭分子结构,具有一些独特的光谱和催化能力等性质,已经被用作染料(颜料)、催化剂和光电材料等,而且作为功能材料和分子组装元件在高技术领域的应用潜力,以及因为具有与卟啉相似的结构而在生物医药领域所具有的应用前景都受到了关注。在不同的实际应用中,需要对酞菁的分子结构进行必要的修饰,以获得所需的理化性质。酞菁分子的较高的可修饰性一方面为其应用提供了方便,另一方面也为构效关系的研究提出了课题。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
1、合成带有不同中心原子和在周环上带有不同类型、不同数目(四个或八个)的烷氧基的酞菁化合物,从中找出适于作CD-R光盘记录层材料(俗称染料)的物种。该染料经鉴定达到规定的要求,较好地完成了计划任务。所合成的化合物,中心原子包括Cu、Ni、Zn、Co、VO基团和H_2(无金属酞菁)。烷氧基包括乙氧基、丁氧基、异戊氧基、2,2,4-三甲基-3-戊氧基等。合成反应采用带有相应烷氧基的邻苯二甲腈衍生物为前驱体(分子碎片)。合成方法包括在醇溶剂中有机强碱(DBU)存在下反应、惰性溶剂钼酸铵催化法、分子碎片在加有金属锂的醇溶剂中缩合、以及无金属酞菁与金属离子配位等。
2、培养得到了其中13个化合物的晶体,测定了晶体结构:
摘 要
晶体结构的主要特征如下:
*)取代基互不相邻的四取代化合物的酞育环基本保持平面构型,取代基的
引入,导致分子间的堆积有较大的变化,即把环平面间的距离由无取代化合物的
3.5人拉大到~7人,从而使环平面之间形成一系列孔洞,溶剂分子可进入其中。
p)八取代化合物结构特点之一是酞警环呈马鞍状变形,即相邻取代基的位
阻导致酞蔷环偏离平面构型,因而较大的取代基引起较大偏离,这点与M.J.C*加
的结果一致。但本文在比较了一系列不同取代基的结果之后进一步发现,酞苦环
偏离平面构型,是分子内取代基之间的位阻和分子间聚集共同作用的结果。
3、以晶体结构的研究为基础,结合谱学和热分析等手段,有针对性地研究了炕
氧基取代酞爱的构效关系,主要分析了对CD显性能有较大影响的UV/VIS谱、
溶解度、热稳定性等与结构的关系。对这些规律的了解,有助于探寻用作CD-R
染料的物种。
|
|
|
|
1 |
夏金虹;刘峥;王松梅;;[Co(C_5O_2H_8)_2]·H_3COH的水热合成和晶体结构[J];光谱实验室;2011年04期 |
2 |
马壮;郜世喜;李智超;;坡缕石性能及应用现状[J];硅酸盐通报;2011年03期 |
3 |
农平声;黄丽红;周益峰;陈晓红;楼纪东;卢秀莲;;[Ag(PPh_3)_2(CH_3COO)]_2·3H_2O的合成和晶体结构[J];中国计量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
4 |
古元梓;张引莉;范广;;3-氨基吡嗪-2-羧酸锰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J];应用化工;2011年07期 |
5 |
简洁;黄仁彬;;17-甲氧基-7-羟基-苯并呋喃查尔酮的分离及晶体结构[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5期 |
6 |
唐云志;周漫;杨燕明;王小卫;黄帅;;奥沙拉秦钙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表征[J];人工晶体学报;2011年04期 |
7 |
刘宏文;卢文贯;;由MCl_2(M=Zn,Cd)与咪唑-4,5-二羧酸和1,4-双(咪唑-1-基)丁烷构筑的两个二重穿插二维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J];无机化学学报;2011年09期 |
8 |
丁玉洁;王扬;;一种三核铜(Ⅱ)配合物{[Cu(HL)(EtOH)]_2Cu}的合成及结构研究(英文)[J];无机化学学报;2011年07期 |
9 |
徐郭;徐锁平;束军仙;裴元;苏文信;;苯甲酸3-羟基-4-(3-羟基-3-苯基丙烯酰)-苯基酯的微波合成及晶体结构[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
10 |
李碧辉;阳年发;张春华;陈满生;;3-羧基甲氧基-2-萘甲酸钴配合物的水热合成、晶体结构和电化学研究(英文)[J];无机化学学报;2011年08期 |
11 |
张萍;宣烨;刘薇;李媛;;3-CH_2CH_2COOCH_3取代的1,5-苯并硫氮杂衍生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抑菌活性研究[J];有机化学;2011年08期 |
12 |
张众;彭小玉;温峰;尹显洪;;一种新型二维铜配合物的水热合成及其晶体结构[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
13 |
李志敏;张同来;于伟;张建国;杨利;周遵宁;;配位聚合物[Na_2Co(ncpo)_2·4H_2O]_n的合成、晶体结构与热分析(英文)[J];化学研究与应用;2011年08期 |
14 |
程林;苟少华;王建全;;基于2,2′,6,6′-联苯四酸的两个新配位聚合物的水热合成与晶体结构(英文)[J];无机化学学报;2011年09期 |
15 |
牛淑云;李海彦;王兆龙;吕春欣;;系列Ln(Ⅲ)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近红外发光[Ln(Ⅲ)=Ho,Er,Nd][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
16 |
刘超;卓馨;吴怡康;王丽;;一种新的吲哚乙胺型席夫碱的合成、表征及其晶体结构[J];宿州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
17 |
林培喜;康新平;安哲;;苯并咪唑-5,6-二甲酸-锰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磁性质(英文)[J];无机化学学报;2011年07期 |
18 |
张玉华;张远;岳强;干成果;王卓;吴小健;;吲哚自由基的合成与晶体结构[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
19 |
陈书阳;焦志峰;王雷博;;超分子化合物(C_(16)H_(16)N_4)(H_2PO_4)_2(H_2O)_2的水热合成及晶体结构[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
20 |
尹卫东;李桂连;;金属-有机骨架羧酸配合物[Zn(ip)(bpp)]·0.5H_2O的合成及晶体结构[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