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环境振动的大跨度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分析
【摘要】:大跨度连续刚构桥由于适应大跨、高墩情况,越来越受到桥梁工程师的青眛,在
高等级公路和铁路上的应用越来越多。然而与这种大跨度发展势头不相适应的是,大
跨度连续刚构桥的地震响应比较复杂,相应的抗震设计、分析与评估比较困难,因此
开展大跨度连续刚构桥的地震响应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本文以泉州后渚大桥为工程背景,基于环境振动进行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
构桥的地震响应分析,主要工作包括:
(1) 进行了全桥环境振动试验和桥梁动力特性识别;
(2) 建立了全桥三维空间有限元模型,并基于环境振动试验测试信息来验证和
修正初始的有限元模型,获得了比较准确的有限元分析模型,该模型考虑
了桩-土-结构互相作用:
(3) 利用修改后的有限元模型分别进行了该桥设防烈度(50年超越概率10%)
下的反应谱分析和动力时程反应分析(一致激励和考虑行波效应)。
得到的主要结论有:
(1) 后渚大桥的基本动力特性为:第一阶振型为纵飘,第二阶振型为横向弯曲,
第三阶振型为竖向弯曲,对应的3个方向的基频分别为:0. 742Hz,0. 821Hz,
1. 222Hz;
(2) 反应谱法和一致激励动力时程分析法的分析结果表明,墩身内力反应最大
值可能发生墩底和梁墩固接处,它们都可能是墩的不利截面;
(3) 由于连续刚构桥是梁墩固接体系,竖向地震在刚构桥桥墩的梁墩固接处和
墩底都可能产生不可忽略的内力。因此,在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分析和其
抗震设计中考虑竖向地震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4) 大跨度桥梁的地震响应应该考虑行波效应的影响。纵波作用下,桥墩的纵
向相对位移随着行波波速的增加,反应值变化趋势为先减小(变化幅度大)
后增大(变化幅度小)。而主梁的内力反应对墩间时间差较为敏感,时间
差越大(行波波速越小),主梁内力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