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心立方金属宏观物性的分子动力学及人工神经网络的模拟计算研究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模拟已经成为材料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
手段。分子动力学模拟和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是两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前者用于
研究体系的微观结构,后者用于材料成分设计及性能预测等。
本研究运用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基本原理,创造性地采用分子动力学结合人工神
经网络的模拟计算方法,自行设计编写了分子动力学模拟程序和人工神经网络预测
程序,并用该程序对部分面心立方金属及合金的弹性性能(体积模量、剪切模量和
弹性常数)、热力学性质及表面能进行了研究,首次成功地运用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
型对金属及合金的高密勒指数晶面的表面能进行了计算研究。
本文所采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程序在预测面心立方金属的弹性性能时是非常成
功的,弹性性能的计算值与实验结果符合得较好。采用 Johnson提出的分析型 EAM
模型结合晶格动力学理论,计算了 FCC 金属 Ag、Al、Au、Cu、Ni和 Pt 的声子谱、
态密度、晶格热容等热力学性质,并与实验结果和其它模型计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本文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较好的符合,与用其它模型计算的结果也符合
得很好。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获得的低密勒指数晶面的表面能数据,结合人工
神经网络方法,通过大量数据的学习训练,完成神经网络模型对高指数晶面表面能
的预测。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正确预言低指数晶面表面能 ?S
的排序:?S(111)?S(100)?S(110),计算发现各晶面的表面能随其晶面与(111)密排面夹
角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特点,并在θ ≈40°附近时达到最大值,并且计算所得
的表面能的平均值更接近实验值。但是模拟计算的金属及合金的表面能普遍存在偏
小的现象,是由于实验值是所有晶面表面能的均值,通常高指数晶面表面能势必要
高于低指数晶面。研究还发现 Ni3Al合金的表面能值并不是其组分元素表面能值的按
照所占百分比的简单平均,而是更接近组元 Ni的表面能值。
通过计算金属和合金宏观物性并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不但可以检验所建立模
型的合理性和准确性,还为模型的进一步发展和修正提供了参考。
|
|
|
|
1 |
罗立强,郭常霖,吉昂,马光祖;人工神经网络与分析测试技术的研究与发展[J];岩矿测试;1997年04期 |
2 |
蒋洋,赵修建,梁开明;AlF_3-CdF_2-PbF_2-LiF玻璃的X射线衍射和分子动力学研究[J];功能材料;1998年03期 |
3 |
蒋洋,赵修建,梁开明;CdF_2-BaF_2-LiF系统玻璃的X射线衍射与分子动力学研究[J];无机材料学报;1998年02期 |
4 |
罗熙淳,梁迎春,董申;分子动力学在纳米机械加工技术中的应用[J];中国机械工程;1999年06期 |
5 |
潘海波,末松久幸,山内尚雄;金红石型氧化物晶体结构与性能的分子动力学研究[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00年01期 |
6 |
陈振宁;人工神经网络紫外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去痛片组分含量[J];分析化学;2001年11期 |
7 |
耿昌松,林泳,王旭友,杨永波,徐清;YAG激光焊接参数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J];焊接学报;2001年06期 |
8 |
邵平,姜绍通,戴谊;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菜籽油脱臭馏出物甲酯化响应曲面模型研究[J];食品科学;2004年S1期 |
9 |
魏克成,温浩,周涵,徐未,许志宏;丁二酰亚胺类分散剂在伪烟炱表面吸附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5年01期 |
10 |
沈海军,史友进;碰撞C_(20)-C_(20)富勒烯分子的聚合与分裂[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5年02期 |
11 |
陈佩佩,刘鸿泉,朱在兴,闫艳;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的综放导水断裂带高度预计[J];煤炭学报;2005年04期 |
12 |
曹丽云,黄剑锋,张国运,杨军胜,吴建鹏,贺海燕;卫生陶瓷凝胶注模成型人工神经网络专家系统建模[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
13 |
邵利,路莹,马立权;人工神经网络与模糊算法相结合的自动设备故障诊断系统[J];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
14 |
韩大雄,杨频;评估石杉碱甲杂合体衍生物作为AD症药物活性顺序的简单方法[J];化学学报;2005年15期 |
15 |
夏明珠;雷武;王风云;;水解聚马来酸酐的微观阻垢机理研究[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6年02期 |
16 |
张远政;倪晓东;范韶蓉;;时间步长对铜平衡熔点模拟计算结果的影响[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
17 |
唐志丹;房丽娜;;基于神经网络的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的专家评价[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
18 |
胡瀚;陈敏华;陈云飞;;基于分子动力学的超晶格薄膜的导热系数影响因素分析[J];传感技术学报;2006年05期 |
19 |
杨立军;孟庆元;李根;李成祥;果立成;;Si晶体中60°位错与空位缺陷相互作用的分子动力学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11期 |
20 |
肖继军;黄辉;李金山;张航;朱伟;肖鹤鸣;;HMX晶体和HMX/F_(2311)PBXs力学性能的MD模拟研究[J];化学学报;2007年1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