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不同种源福建柏苗期性状差异性研究及优良种源选择

陈澜  
【摘要】:福建柏[Fokienia hodgirtsii(Dunn) Henry et Thomas]是国家第一批珍稀濒危二级保护植物,珍贵用材树种,是继杉木后又一值得推广的优良树种。本试验播种材料选自福建、广东、广西3省17个种源地的福建柏种子,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性分析,Logistic曲线方程拟合,主成分分析几种数据处理方式对不同种源一年生福建柏苗苗期性状差异性进行研究比较,选出各方面性状皆兼备的优良种源,旨在为福建柏的幼林期试验提供实践指导和理论支持,也为今后进一步开展福建柏优良种源选择和育苗工作奠定良好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福建柏种源间球果性状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经多重比较,其中广东韶关曲江种源的球果长、宽、重各项指标与其他种源相比差异最大,在0.01水平下最大达到F;球果长、宽、长×宽、长/宽、重各指标表现最佳的是福建龙岩长汀种源,分别达到194cm、1.87cm、3.63、1.04和3.63g。2.福建柏种源间种子性状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经多重比较,广西柳州柳北种源的种子千粒重与其他种源相比差异较大,在0.01水平下达到F;种子千粒重最大为广西来宾金秀种源,达到0.9506g;福建龙岩长汀种源种子千粒重种内变化较大,变异系数达22.26%。3.球果和种子性状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球果和种子各性状间总体上显著相关,相关系数最大达到0.956,球果重随球果长和宽的增大而增大,而千粒重则呈现相反规律。4.对福建柏各种源种子进行催芽试验后得到不同种源种子发芽率存在很大差异的结论。福建龙岩的两个种源和福建泉州的两个种源发芽率相对较高,均超过40%,其中福建泉州安溪种源和福建泉州永春种源超过50%,发芽率最高的是福建泉州安溪种源,达到59.22%。5.对不同种源福建柏生长节律的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苗高生长基本呈现“慢-快-慢-快-慢”变化趋势,4-5月份出现第一次生长小高峰,7-8月到达第二次高峰,10月后开始缓慢;地径生长总体呈现“慢-快-慢”趋势,各种源生长6月前规律不大相同,7-8月出现一次生长高峰,8月后进入缓慢生长。用Logistic曲线方程对苗高地径的拟合结果表明福建柏苗高地径生长过程拟合并不适用该方程。6.福建柏种源间苗高地径中仅苗高呈现显著差异,苗高最大为广西柳州柳北种源,达到25.06cm,地径最大为福建福州永泰种源,达到2.85mm;苗高和地径变异系数变动幅度很相近,广东韶关曲江种源苗高地径变异最大,苗高地径的变异系数分别达到20.99%和29.90%,说明其种内生长最不平均。7.福建柏种源间生物量总体上呈现显著差异,广西柳州柳北种源的生物量积累情况与其他种源相比差异较大;生物量积累最大的为广西柳州柳北种源,总鲜重达到6.18g,总干重达到2.23g,地上鲜重达到5.58g,地上干重达到1.94g,地下鲜重达到0.61g,地下于重达到0.29g。8.生物量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福建柏种源苗生物量在地上地下部分空间分配上呈现高度相关性,相关系数最大达到0.996,可通过测定某部分生物量推测出其他部分的生物量情况。9.福建三明莘口种源苗期生物量在地下积累最大,地下鲜重/地上鲜重和地下干重/地上干重分别达到0.192和0.273;地上部分含水量最高为福建泉州永春种源,干鲜比为0.306;地下部分含水量最高为福建莆田仙游种源,干鲜比为0.460;整株含水量最高为福建宁德古田种源,干鲜比为0.328。福建泉州永春种源在种源内地上地下部分生物量分配和干鲜比差异很大,变异系数达到61.52%。10.福建柏根系性状方面,不同种源间根系性状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根长最大达177.09cm,根表面积最大达34.42 cm2,平均根系直径最大达0.68mm,根体积最大达0.54 cm3,根尖数达159,其中福建三明莘口种源的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指标均为最大,其根系情况较其他种源更好;不同种源根系性状间相关性很大,相关系数最大达0.975,在根系分析中,可以通过一种指标推测出其他指标的情况。11.在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硝酸还原酶活性四种生理指标中,仅种源间叶绿素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其中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和叶绿素总含量最高的均为福建三明莘口种源,分别达到1181.74mg·g-1,435.03mg·g-1,1616.77mg·g-1,且不同种源间种内变异幅度很大.12.结合福建柏各性状和各种源地地理气候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最大相关系数为0.688,球果长和球果重都随经度增大而增大;生物量积累量随年无霜期的加长而增大,苗高和总干重随海拔的上升而减小,可溶性糖含量随经纬度的增大而升高。13.对福建柏种源四种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得到以下结果:球果和种子性状方面,评价最高的一类包括福建省龙岩、福州、莆田、泉州几地共计9个种源;苗高地径和生物量情况方面,评价最高的是广西柳州柳北种源;根系性状方面,评价最高的一类包括广东省、福建省龙岩、福州、南平、莆田、泉州、漳州和三明几地共计15个种源;生理指标含量方面,评价最高的是福建福州罗源种源。14.福建柏优良种源选择的结果表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涵盖所有性状88.778%的信息的前6个主成分,最高分207.9150,最低分95.9367,相差111.9783分,选出前5名优良种源分别是:福建三明莘口、广西柳州柳北、福建泉州安溪、福建三明尤溪、广东韶关曲江,排名比较靠后的几个种源是福建福州闽侯、福建莆田仙游、福建龙岩上杭、福建泉州永春、广西来宾金秀。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高兆蔚;珍贵用材树种──福建柏[J];福建林业科技;1994年02期
2 李兆丰,周东雄;福建柏属一新变型[J];福建林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3 冯倩;;福建柏[J];百科知识;2010年04期
4 赵青毅;福建柏森林培育研究进展(综述)[J];亚热带植物科学;2005年03期
5 连勇机;;福建柏苗高生长期划分的有序样本聚类分析[J];福建林业科技;2008年04期
6 肖永元;;修枝和间伐对福建柏生长的影响[J];福建林业科技;2012年03期
7 林洪锦;;福建柏的生长特点及营林技术探讨[J];绿色科技;2013年02期
8 徐海兵;李晓储;朱军;黄利斌;;珍稀观赏树福建柏引进及绿化应用研究[J];林业实用技术;2013年05期
9 刘伟强;侯伯鑫;林峰;余格非;;福建柏栽培技术[J];湖南林业科技;2013年03期
10 刘华东;;影响福建柏生长的环境因子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13年16期
11 王永安,刘意珍,刘舜初,杨铁;我国福建柏天然林地理分布初报[J];生态学杂志;1984年04期
12 王永安;;都庞岭东坡福建柏天然幼苗特征与造林关系[J];湖南林业科技;1986年01期
13 周东雄,卢健,苏建华;福建柏的天然新变型——窄冠福建柏的研究[J];林业科技通讯;1997年11期
14 邹双全,张春能,郑燕明,杨玉盛;檫树林下福建柏的生长规律[J];浙江林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15 黄树军;荣俊冬;张龙辉;杨阳;蒋建立;郑郁善;;福建柏研究综述[J];福建林业科技;2013年04期
16 张金玉;肖祥希;吴国欣;何文广;余孟杨;杨宗武;;福建柏无性系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J];林业勘察设计;2013年02期
17 郑仁华,杨宗武,梁鸿焱木,肖祥希,黎维英;福建柏地理种源苗期试验的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18 吴德贤;;福建柏扦插育苗技术研究初报[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19期
19 陈德叶;;福建柏人工林栽培技术[J];广东林业科技;2008年04期
20 陈坤浩;刘城;周玉璋;;水分胁迫对福建柏种子萌芽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1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林峰;福建柏地理种源试验及培育技术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单琦;福建柏遗传多样性研究与景观型福建柏良种选择[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2 陈澜;不同种源福建柏苗期性状差异性研究及优良种源选择[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3 杨阳;福建柏容器苗基质配方及配比施肥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4年
4 王喜军;福建柏不同无性系抗旱生理指标和光合特性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5 张金玉;福建柏无性系亲缘关系的分子标记鉴定[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6 黄树军;福建柏材用林优良种质选育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4年
7 陈银秀;福建柏人工林凋落物特性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2年
8 薛明瑜;盐与养分复合作用对福建柏生长及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D];福建农林大学;201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