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赖氨酸蛋白基因转化银耳研究
【摘要】:蛋白质是人的营养要素,它由20多种氨基酸组成,其中有10种氨基酸人不能合成,只能从食物中摄取,称之为必需氨基酸。赖氨酸是十种必需氨基酸之一,赖氨酸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这些功能包括:增进食欲、提高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赖氨酸铝盐可治胃溃疡等。人体缺少赖氨酸会出现体重轻、骨骼发育不全、也会降低人体对其它氨基酸的吸收,营养学家把它称为“第一缺乏氨基酸”。
赖氨酸蛋白基因转入具有较高食药用价值的银耳,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赖氨酸蛋白,相当于在营养丰富的银耳中添加新的营养保健因子,既提高银耳的营养保健价值,又增加人体对膳食中蛋白质的利用率。
本研究在探索银耳遗传转化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高赖氨酸蛋白基因表达载体,利用限制性内切酶介导整合法(R E M I),首次把高赖氨酸蛋白基因导入银耳芽孢,获得了转基因菌株。对转基因菌株进行分子检测,证实了外源基因已整合到银耳基因组中。氨基酸含量测定表明,转基因银耳中赖氨酸含量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具体结果如下:
1.银耳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条件优化
以芽孢、菌丝体和子实体为材料,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菌株、酶浓度、酶解时间以及酶解温度对原生质体产率和再生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实验材料对原生质体产量影响最大,以芽孢为材料原生质体产量可达到2.75×10~7个/ml,而菌丝体和子实体的原生质体产量仅为2.5×10~6个/ml和1.0×10~6个/ml;在35℃下酶解,原生质体产量最高;溶壁酶浓度在1%~3%之间对原生质体产量影响不大:不同菌株原生质体产量差异不显著。本实验还研究了稳渗剂浓度对原生质体再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0.5mol/L~0.7 mol/L的KCI对原生质体再生没有显著差异,再生率最高为32.3%。
福建农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对比紫外线与Y射线对银耳芽抱的诱变效应,Y射线诱变获得了48
个缺陷型菌株,经传代后都被修复,没有获得稳定的突变体,紫外线诱变
后有62个缺陷型菌株,经过传代后获得2株稳定的缺陷型突变体,获得两
个营养缺陷型菌株,其中一株Tausn经鉴定是肌醇缺陷型。突变体Tausn
的生长迟缓期比野生型多3天,生长速度较慢。
3.高赖氨酸蛋白基因转化银耳及分子检测
以pBR一1 ys为中间载体,把pBR一lys的Pubi启动子置换成P35S,构建成
表达载体pCB一1 ys。应用REMI介导转化银耳芽抱,获得众多的转化子,核
rDNA检测结果和营养缺陷型检验结果表明,这些转化子均是银耳芽抱。PCR
检测结果:转化子携带P35S启动子、Lys基因、GUS基因、hPt基因、Tnos
终止子。转基因银耳芽抱对潮霉素的抗性水平可达到巧oug/m1以上,大部
分转化子检测到GUS活性。
4.转基因菌株赖氨酸含量测定
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潮霉素抗性较强的6个转基因菌株以及对
照Tausn进行氨基酸分析,结果显示:转基因菌株的赖氨酸含量都有不同
程度的提高,其中有4株提高了11%以上,最高一株为16.57%,而且蛋白
质中氨基酸总量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