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防病、促生植物内生芽孢杆菌的研究

邱思鑫  
【摘要】:番茄、茄子、烟草和辣椒健康植株内生细菌的分离及拮抗菌的筛选结果表明,不同种、品种及植物的不同部位,内生细菌的数量有所不同。不同作物的平均内生细菌数量为1.17×10~3~11.16×10~3cfu/g.FW:各作物植株不同部位中均以果中内生细菌的数量最少,根和茎中的内生菌数量较多。拮抗测定表明,各植物体内均存在对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mberinum)和番茄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具有拮抗作用的内生细菌:对番茄青枯病菌具有拮抗作用的植物内生细菌占内生细菌总数的比例较低,只有13.7~18.6%,平均为16.4%;而对黄瓜枯萎病菌具有拮抗作用的内生细菌比例较高,为27.1~30.3%,平均为28.3%。 从植物体内分离筛选出168株对黄瓜枯萎或番茄青枯病菌能形成明显抑菌带或抑菌圈的拮抗细菌,再从中筛选出19株对辣椒疫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有较好拮抗作用的菌株,其中2号、13号、20号、TL6、TMS2、TB2和QEL17个菌株对以上三种病原菌都有一定的拮抗作用。从拮抗辣椒疫病菌的菌株中筛选出20号、22号、TL6、TB1、TB2和EPL8等6菌株对番茄有较好促生作用,对辣椒采后果实疫病有一定控制效果,且能进入番茄和辣椒体内的菌株。经鉴定,6株有抑菌、促生作用的内生细菌均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表明6株菌株均为枯草芽孢杆菌的近缘种,其中TB2用Biolog系统鉴定为解淀粉链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EPL8和22号菌株用VITEK-32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防病试验表明,6株内生细菌对辣椒离体果和幼苗疫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生防菌菌液处理可延迟发病、抑制病害扩展速度。浸种处理的苗接种辣椒疫病菌后20 d防病效果可达17.8~74.6%;浸种处理的苗接种辣椒疫病菌时再用菌液灌根处理后20 d防病效果可达30.8~80.4%;菌液喷雾处理的果接种病菌后10 d防病效果可达53.5~82.9%。另外,不同菌株对黄瓜枯萎病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多数生防菌菌液处理的果和苗在接种生防菌1~2 d后再接种疫霉病菌的防病效果好。其中TB2菌株对辣椒疫霉引起的辣椒苗和果疫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菌液浸种处理的苗接种病菌后20 d防病效果可达70.0%;菌液浇灌后48 h的苗接种病菌后20 d防病效果可达88.1%:菌液喷雾处理的果接种病菌后14 d防病效果可达65.2%。喷雾或浇灌菌株培养液后间隔24 h以上接种病原菌的防病效果比两者同时接种时高。生防菌菌体及其胞外分泌物均有防病作用,其胞外分泌物的速效性较好,菌体的持效性较好。 盆栽试验测定菌株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表明,20号、22号、TL6、TB1、TB2和EPL8 6菌株对小白菜均有明显的促进生长作用,其中TB1、TB2对辣椒和烟草也有一定的促生作用。内生细菌可促进植物根和茎叶的生长,增加植株的鲜重和干重。 以抗利福平标记和拮抗病原真菌抗性为标记的内生性测定表明,6株菌株均能进入 福建农林大学博_l:学位论文 番茄、烟草、辣椒和茄子体内,其中以具有较好防病效果的菌株TBZ、TL6和20号菌株 在作物体内定殖菌量较大;不同内生细菌在植物体内的定殖与其宿土来源有一定的关系、 多数菌株在原宿主上的定殖菌量相对较多。浸种、灌根及涂抹叶片等方法接种后均能使 TBZ菌株进入辣椒、烟草和番茄体内,TBZ菌株在室内和田间测定均能主动进入辣椒和 烟草体内定殖,并从根部往茎叶组织传导。 防病机理测定结果表明,TBZ菌株胞外分泌物对病菌菌丝生长、抱子囊形成和游动 抱子释放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菌液可诱导植物O犷及抗性相关酶的变化,在菌液与病 菌同时接种于辣椒果时诱导作用可相互影响。疫霉菌处理可使辣椒果的丙二醛(MOA) 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 oD)、超氧化歧化酶(S 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出现明显的峰 值;菌液处理也可诱导辣椒超氧化歧化酶500、CAT和POD活性增强;但菌液与病 菌共同处理后,辣椒果的MOA含量和SOD、POO以及CAT的活性均较低,与清水对 照接近,表现出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菌液处理后辣椒苗体内O犷产生速率及SOD、 CAT和POD的活性均会上升,之后又下降,其中O厂产生速率和500的活性在Zd以 后均比清水低;而队L酶的活性则在菌液处理后一直比清水对照低。在菌液处理ld 后的苗接种病菌后除队L活性快速提高外,O犷产生速率及SOD、CAT、POD的活性 及MDA的含量变化均比接种病菌的处理来得较缓和,体现病菌受到抑制作用。 TBZ对辣椒和烟草体内内生微生物种群影响测定表明,TBZ接入植株体内后对植物 固有内生细菌种群结构产生了影响,使体内的拮抗细菌比例大大提高,群体的生态功能 发生了变化。 抗菌蛋白研究表明,TBZ可以产生多种具有不同抗菌活性的物质,且会产生可诱导 辣椒抗疫病的物质,其中对热稳定、抗紫外线的抗菌物质,经SDs一PAGE、高效液相色 谱(HPLC)、MALDI一TOF质谱等检测,是分子量为1030一1123Da和分子量为1421一1543 Da的两类小分子脂多肤物质。 利用枯草芽抱杆菌表达载体pUS186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入野生型TBZ菌株中,构 建了含加基因的工程菌,工程菌的拮抗作用与野生菌株相当,但尚未检测到荧光。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孙勇,曹小迎,于平儒,蒋继宏;植物内生细菌Y-33对6种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J];江苏农业科学;2004年06期
2 刘云霞;植物内生细菌的研究与应用[J];植物保护;1994年05期
3 刘佳佳;马竹凤;闫淑珍;;植物内生细菌对利福平的抗性及紫外诱变研究(英文)[J];Plant Diseases and Pests;2010年03期
4 刘佳佳;马竹凤;闫淑珍;;植物内生细菌对利福平的抗性及紫外诱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8期
5 林玲;乔勇升;顾本康;周益军;董汉松;;植物内生细菌及其生物防治植物病害的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学报;2008年06期
6 鲍敏;康明浩;;植物内生菌研究发展现状[J];青海草业;2011年01期
7 葛红莲;陈龙;纪秀娥;高智谋;;植物内生细菌作为生防因子的研究进展[J];河南农业科学;2006年11期
8 任璐;刘慧平;韩巨才;邢鲲;;植物内生细菌yc8对油菜菌核病菌抑菌作用的初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1期
9 任璐;韩巨才;刘慧平;邢鲲;;植物内生细菌yc8对番茄早疫病菌抑菌作用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10 邢鲲;韩巨才;刘慧平;郭振宇;;油菜内生细菌yc8促生作用及其机理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7年05期
11 王美琴;贺运春;薛丽;王建明;刘慧平;;番茄内生细菌的分离及拮抗菌株的筛选[J];植物保护学报;2007年05期
12 黄丽丽;乔宏萍;康振生;;植物内生细菌及其在农业方面的应用研究[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13 秦娟娟;闫淑珍;刘佳;;植物内生细菌固体菌剂对辣椒的促生和防病作用[J];植物保护学报;2010年04期
14 张现勇;韩巨才;刘慧平;邢鲲;;油菜内生细菌yc8发酵液对植物促生作用及其营养代谢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9期
15 邢鲲;韩巨才;乔建;张丽;;油菜内生细菌yc8发酵条件优化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16 彭双;闫淑珍;陈双林;;具杀线虫活性植物内生细菌的筛选和活性产物[J];微生物学报;2011年03期
17 黎起秦;谢义灵;林纬;韦继光;罗宽;;广西番茄内生细菌的多样性和数量动态[J];生物多样性;2006年06期
18 关青兰;韩巨才;刘慧平;张现勇;刘萍;;植物内生菌LP1的拮抗活性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19 罗茗月;路雪君;廖晓兰;;植物内生细菌的应用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07期
20 文才艺;尹志刚;陈建光;李洪连;;樟树内生细菌EBS05的鉴定及其抗菌活性物质性质的研究[J];微生物学通报;2009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蔡学清;胡方平;;植物内生细菌对荔枝采后果实霜疫病的防治初探[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张淑梅;王玉霞;孟利强;李晶;赵晓宇;王傲雪;李景富;;内生解淀粉芽孢杆菌TF28抗菌物质研究[A];第三届全国微生物资源学术暨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运行服务研讨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张大业;张家清;;棉花内生细菌的分离和拮抗性[A];全国生物防治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199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祺;冻土细菌新种和冰缘植物内生细菌新种的特征和多相分类学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丁硕;冰缘植物内生细菌与高山离子芥抗寒性关系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爽;具有菲降解性能的植物内生细菌Pn2分离鉴定、降解条件优化及其定殖初探[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2 彭双;具杀线虫活性植物内生细菌和根际放线菌的筛选及防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辜旭辉;芽孢杆菌A-47鞭毛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其与定殖相关性初探[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4 尹志刚;内生细菌EBS05代谢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及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的初步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9年
5 杨凤环;桉树青枯病生物防治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8年
6 王宇婷;植物内生细菌011菌株发酵液中抗菌活性物质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7 倪雪;具有菲降解功能的植物内生细菌筛选及其降解特性[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8 罗达;干旱及盐双胁迫下内生固氮菌接种对多枝柽柳的生理生态效应[D];新疆农业大学;2011年
9 张海燕;内生生防菌336X遗传敲除体系的构建[D];河南大学;2011年
10 王万能;烟草内生细菌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治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