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动态变化的驱动机制与过程研究
【摘要】: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在全球环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的研究是全球LUCC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掌握土地利用变化规律进而预测土地利用变化的趋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漳州市所在的南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区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其独特性,复杂的地形又加强其内部的区域差异,再结合其快速的经济增长和强烈的人类活动干预,使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的矛盾有其特殊性。
本研究在广泛吸取国内外相关土地利用变化及其人类驱动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漳州市土地利用详查数据及相关资料、统计资料为研究基础,以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系统动力学理论为指导,主要以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以及采用相关分析软件和数学分析方法集成进行研究,分析了1990-2003年漳州市土地利用的数量和空间变化情况,并通过选取适当的人类驱动力因子,探讨引起漳州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人类驱动力,揭示漳州市土地利用变化的规律。
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在1990-2003年这14年间,漳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幅度较大,主要表现在耕地、未利用土地和牧草地面积的减少和园地、居民点和独立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林地和水域用地面积的增加。
(2)全区研究期间土地利用年变化率达到0.811%;其中耕地、未利用地和牧草地分别以每年1.67%、2.24%和3.04%的速度减少,同时园地、林地、居民点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和水域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以园地、居民点和独立工矿用地以及交通用地面积的变化最快,年变化率分别达到4.55%、3.01%和3.05%。
(3)土地利用变化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其中耕地的变化以芗城区和龙文
|
|
|
|
1 |
甘红,刘彦随,李宪文;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与水资源利用相关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
2 |
胡勇;申海建;张毅;于亮;;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以湖南省永州市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年04期 |
3 |
马其芳;黄贤金;;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物质代谢响应[J];农业工程学报;2008年S1期 |
4 |
李锐,杨勤科,温仲明,刘文兆,赵世伟,张成娥,郭胜利,徐学选;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环境效应研究综述[J];水土保持通报;2002年02期 |
5 |
韩磊;侯西勇;朱明明;于良巨;高猛;;20世纪后半叶美国海岸带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分析[J];世界地理研究;2010年02期 |
6 |
邵晓梅;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粮食生产影响分析——以山东省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03年01期 |
7 |
龙花楼;区域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整理[J];地理科学进展;2003年02期 |
8 |
朱会义;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理论探讨[J];科技导报;2004年05期 |
9 |
谭少华,倪绍祥;区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的成因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年03期 |
10 |
王红瑞;张文新;董艳艳;高雄;王军红;;区域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Ⅰ)——理论篇[J];水土保持研究;2008年06期 |
11 |
付修勇;;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的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08年04期 |
12 |
陈士银;周飞;杨小雄;习心军;;区域土地利用绩效及可持续性评价[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8年05期 |
13 |
倪绍祥;一部系统研究土地利用配置的力作——评刘彦随著《区域土地利用优化配置》[J];地理科学进展;2000年01期 |
14 |
黄贤金;于术桐;马其芳;李璐璐;翟文侠;;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物质代谢响应初步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6年01期 |
15 |
章波,濮励杰,黄贤金,周青,吕敏眸,李宪文;城市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年01期 |
16 |
李边疆;王万茂;;区域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的系统分析[J];干旱区地理;2008年01期 |
17 |
黄杏元,倪绍祥,徐寿成,高文;地理信息系统支持区域土地利用决策的研究[J];地理学报;1993年02期 |
18 |
陈新;陈秋林;;区域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研究——以湖南省道县为例[J];资源环境与工程;2009年03期 |
19 |
陆效平;孙伟;;区域土地利用的效率与公平及其政府职能[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7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