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我国农业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研究

梁田庚  
【摘要】:当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正处在一个稳步推进、不断深化的阶段。在农业领域,如何进一步消除影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构建起适合“三农”实际的行政管理体制,主动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是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关键问题。作者就此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和阐述。该项研究是在承担世界银行项目和农业部软科学课题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研究完成的。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管理学和制度经济学理论为基础,采用多学科理论相结合、实证分析与综合研究相结合、系统分析与比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积极借鉴西方国家的管理思想、管理理论和管理经验,对农业行政管理体制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在分析农业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影响因素——人本管理、环境因素、危机管理的基础上,对农业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价值取向作了详细阐述,并提出了创新农业行政管理体制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和框架模式。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创新性探索: 一是构建了我国农业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模式。我国传统的农业行政管理体制实际上是一种集权离散型“管制一审批模式”,这种模式既缺少效能也容易产生制度漩涡。针对传统体制模式的弊端,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和“三农”实际的创新模式——综合执法型“服务——参与模式”。这不仅对农业行政管理理论是一个补充,而且对推进我国农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践也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二是建立了我国农业行政管理体制的绩效评估系统及其指标框架模型。在对我国政府绩效评估进行全面研究和借鉴国外政府绩效评估经验的前提下,针对我国政府绩效评估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绩效评估产生误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农业行政管理绩效评估模式进行了探寻,提出了组成我国农业行政管绩效评估的四个系统——绩效目标系统、绩效比较系统、绩效测定系统和绩效反馈系统;构建了评估农业行政管理绩效情况的指标框架模型。 三是提出了支持农业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政策建议。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现阶段农业行政管理实践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和体制创新要求,从8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这些意见和建议,大体上构成了一个深化我国农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框架。 文中还对农业行政管理体制创新进行了国际比较和实证分析。通过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阐明了创新我国农业行政管理体制的紧迫性和艰巨性。在此基础上,分别从组织结构、职能配置、运行机制、路径选择等角度对我国农业行政管理体制创新进行了诠释。本研究对我国农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践提供了有价值的观点和素材。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伦顺成;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新模式的探讨[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2 兰俊田;农机技术推广体制创新的实践与探讨[J];山西科技;2004年03期
3 李振江,张宏;试论当前我国金融改革的重点、难点与现实路径选择[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6期
4 胡海燕,薛喜梅;跨世纪我国农业信息机构改革与发展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0年02期
5 陈建东;以体制创新迎接市场挑战[J];轮胎工业;2003年09期
6 白永秀;西部大开发中的体制创新[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7 刘志峰;;对怀仁县农技推广运行机制创新的思考[J];农业技术与装备;2009年16期
8 李晓西;;关于“十二五”时期我国节能环保体制创新的思考[J];创新;2011年01期
9 刘景明;;加强和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建议[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12期
10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吉林省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研究[J];经济纵横;2002年01期
11 杨永生,何显海;制度创新: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的着力点[J];学术探索;2003年04期
12 吕长红;陈伟炯;王正;张锦朋;;论交通行政执法体制的创新[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3 秦海涛;周晓平;;电子政务的绩效评估及发展创新[J];现代经济探讨;2010年01期
14 张克让;甘肃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环境评价[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15 杨兴华;太原实现率先发展要抓好体制创新[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2年02期
16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特色经济课题组;我国革命老区传统农业的新突破──湖北省黄冈市发展特色农业的调查与思考[J];江汉论坛;2000年08期
17 王诗才;以体制创新推动“武汉·中国光谷”建设持续快速发展[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年01期
18 徐印州;略论私营企业的制度创新[J];南方经济;2001年01期
19 刘学典;出路在于创新[J];山东煤炭科技;2001年01期
20 陈景河;创新,矿业企业发展的灵魂——紫金山金矿:一个成功创新的范例[J];金属矿山;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超;;城市危机管理的模式转换与机制创新[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吴建勋;;地方政府处理公共危机绩效评估指标:比较与遴选[A];公共管理与地方政府创新研讨会论文[C];2009年
3 罗宗琪;;广西水利电业集团有限公司所属发电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实践探讨[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4 唐斌;;政府问责的理论创新:基于概念、方式及过程的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区颖刚;杨丹彤;;广东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农业机械教育创新[A];农业机械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成立40周年庆典暨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许仲华;徐立山;;浅谈如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查道炯;;东亚地区的危机管理:地震、流行病(英文)[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危机影响下世界格局的变化与调整”国际关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8 戴洪尉;乔士强;;创新小流域治理体制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A];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新农村建设论文集[C];2008年
9 李艳;谢小妍;余长洪;;村庄规划对农村建筑与环境技术创新的保障机制研究[A];中国农村建筑与环境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6年
10 李会群;;做好植保工作创新 推动无公害农产品发展[A];濮阳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选编[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田庚;我国农业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6年
2 董义春;中美两国兽药管理比较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3 王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管理体系构建与评测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4 柳锦铭;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品牌危机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5 白俊超;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6 张梅俊;交叉学科复合式教学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7 廉高波;中国农村经济组织:模式、变迁与创新[D];西北大学;2005年
8 陈加奎;我国民营企业危机管理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9 曲环;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补偿理论与途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10 屠光宇;我国投资银行并购业务创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璇;我国政府危机管理绩效评估体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2 谭川;我国政府危机管理绩效的评测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3 白亚娟;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4 张学凤;建国后中国农地制度的历史演进与现实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黄鑫;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6 林森;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制度的绩效与创新[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胡耀国;我国IT企业品牌国际化战略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08年
8 杨小康;天柱县农业推广现状与对策[D];贵州大学;2006年
9 罗晓;美国汉学界的李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方宝华;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调查分析[D];甘肃农业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宁启文;千万台农机投入春季农业生产[N];农民日报;2008年
2 刘颖记者 李涛;农业部将派出督导组赴各地督查冬季农业生产[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7年
3 记者 郝明雷孙燕;全力推进春季农业生产千方百计夺取夏粮丰收[N];济宁日报;2008年
4 王龙;农业部要求各地突出抓好“三夏”农业生产[N];农民日报;2004年
5 一民;老边区出台十项惠农政策投入700万元扶持农业生产[N];营口日报;2008年
6 张意轩;震灾对农业不会产生根本性影响[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7 市委副书记、市长 王建军;在广安市2008年春季农业生产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摘要)[N];广安日报;2008年
8 张涛;天津:农业生产也有“标准”可依[N];中国改革报;2006年
9 记者 田宜龙 李定宇;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在我省召开[N];河南日报;2007年
10 江娜;气候变暖给我国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N];农民日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