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小实蝇的检疫技术与风险分析
【摘要】:本文采用室内饲养观察、阳间系统调查的方法,研究了桔小实蝇的形态学鉴定与分子生物学快速鉴定技术以及桔小实蝇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系统分析了桔小实蝇的适生性与风险性,为改进桔小实蝇的口岸检疫技术手段与制定检疫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1.桔小实蝇的鉴定技术
形态特征是种类鉴定的主要依据。根据室内饲养观察记录,本文描述了桔小实蝇的主要鉴定特征,同时与其近缘种进行鉴别特征比较,制作了果实蝇属Bactrocera常见种类的分类检索表,以满足桔小实蝇的快速准确鉴定的需要。根据诱集反应观察,可以利用桔小实蝇对引诱剂Me的特异性反应特征的辅助鉴定方法。利用PCR结合DGGE的技术可以有效分离桔小实蝇及其近缘种的鉴定和分离,这为解决实蝇卵及幼虫无法通过形态特征进行种类鉴定的问题提供了方法学的依据,为实蝇的早期鉴定奠定基础。
2.桔小实蝇的生物学特性
通过室内饲养观察田间系统调查,探明了桔小实蝇卵孵化、幼虫生长发育、化蛹、羽化和成虫繁殖特征;在全省范围内调查了桔小实蝇的主要寄主及寄主的受害程度;记录了桔小实蝇的为害特点和嗜食现象;测定了桔小实蝇的发育起点温度(C)和有效积温(K),探明了福州地区桔小实蝇的年生活史,种群动态及其影响因素。
3.桔小实蝇的种群系统
本文把桔小实蝇种群系统作为果园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探明桔小实蝇种群系统与其它种群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
|
|
|
|
1 |
张承运
,滕丙粦;桔小实蝇的诱杀技术[J];广西热带农业;2003年03期 |
2 |
梁光红,陈家骅,杨建全,黄居昌,季清娥;桔小实蝇国内研究概况[J];华东昆虫学报;2003年02期 |
3 |
梁广勤,梁帆,吴佳教,李惠河;桔小实蝇不育处理试验研究初报[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
4 |
林何燕,张士才,阎升;南通口岸截获桔小实蝇[J];植物检疫;2004年02期 |
5 |
张润杰,侯柏华;桔小实蝇传入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估[J];昆虫学报;2005年02期 |
6 |
刘建宏;叶辉;;光照、温度和湿度对桔小实蝇飞翔活动的影响[J];昆虫知识;2006年02期 |
7 |
何衍彪;詹儒林;赵艳龙;陆永跃;;几种热带水果桔小实蝇的发生与防治[J];热带作物学报;2006年03期 |
8 |
尹颖;王波;袁梦;;不同环境因子对桔小实蝇生长发育的影响[J];江西植保;2007年04期 |
9 |
张彬;刘映红;赵岚岚;周旭;;桔小实蝇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8年11期 |
10 |
王美兰;;博罗县推广防控桔小实蝇的对策措施[J];广东农业科学;2008年10期 |
11 |
陆晓莉;包月华;颜春妹;;桔小实蝇发生与防控技术初探[J];上海农业科技;2009年01期 |
12 |
刘浩强;冉春;李鸿筠;胡军华;姚廷山;雷慧德;张萍;;玉溪地区桔小实蝇分布及其发生规律[J];中国南方果树;2009年02期 |
13 |
刘雪芳;黄红宇;徐彩虹;;桔小实蝇的发生与防治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0年04期 |
14 |
沈志良;李文辉;居益民;;桔小实蝇生物学特性与综合防治技术探讨[J];上海农业科技;2010年05期 |
15 |
申建梅;胡黎明;宾淑英;林进添;;桔小实蝇14-3-3基因的克隆和表达谱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7期 |
16 |
张小亚;陈国庆;孟幼青;;桔小实蝇在台州地区极端温度条件下的存活能力[J];中国南方果树;2012年05期 |
17 |
陈其生;吴剑光;柯松林;李小健;郑少波;鄞杰平;黄锦炎;陈捷先;刘晓莹;;汕头桔小实蝇发生规律研究[J];农业灾害研究;2013年01期 |
18 |
王玉玲;;桔小实蝇的发生与诱杀防治研究进展[J];环境昆虫学报;2013年02期 |
19 |
陈其生;李小健;吴剑光;郑少波;鄞杰平;柯松林;黄锦炎;胡学难;;在天然海岛以性诱杀为主综合控制桔小实蝇的研究[J];环境昆虫学报;2013年02期 |
20 |
汪丽军;刘涛;董书军;李丽;高希武;王跃进;;磷化氢熏蒸对桔小实蝇氧化代谢体系的影响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3年3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