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石仙桃多糖及乙酸乙酯提取物化学成分的研究

杨海花  
【摘要】: 药用植物石仙桃为兰科石仙桃属植物,其药用部位假鳞茎或全草具有多种药用价值,然而目前有关其有效成分的研究甚少。国内外尚未出现有关石仙桃多糖的研究报道。本文主要对石仙桃多糖的提取、结构、性质及抗氧化活性进行探讨,并对石仙桃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初步分离和分析。结果如下: 1、在研究不同提取条件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石仙桃多糖的提取条件。得到石仙桃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浸提温度为80℃,浸提时间为5h,料液比(V∶V)为1∶40,最佳提取率为2.25%。比较了盐析法和Sevag法两种除蛋白方法。结果表明,盐析法较Sevag效果好,且更经济。 2、测定了石仙桃的总糖含量,得知石仙桃总糖含量为3.352%。采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了石仙桃多糖的分子量,其平均分子量为45200 D。用乌氏黏度计测定了石仙桃多糖的特性黏度,为1.55 mL/g。 采用超滤技术分离不同分子量大小的石仙桃多糖,并分别测定了它们的特性黏度,结果表明,多糖的特性黏度随着分子量的减小而减小。 3、采用2 mol/L三氟乙酸封管水解石仙桃多糖,TLC及HPLC分析反应了不同时间(1h,2h,3h,4h,5h,6h,7h,8h)后的降解物,分析了降解时间对降解物的影响。由结果可知,降解时间对降解物有一定影响,体现在:降解物在硅胶板上的斑点逐渐上行至R_f为0.6处,且最终呈现一个斑点;在高效凝胶色谱图中的出峰时间逐渐推迟,6h后基本不再发生变化。经HPLC、IR及NMR分析,结果表明,石仙桃多糖主要由甘露糖通过α-1,4-糖苷键聚合而成。 4、分别利用Fenton体系、邻苯三酚自氧化法产生·OH及·O_2~-,研究了石仙桃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石仙桃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抗氧化能力随浓度增大而增强;粗多糖的清除自由基能力大于脱蛋白多糖;二者的清除自由基能力均大于或与Vc相当。 5、石仙桃化学成分预试验结果表明,石仙桃水溶液含有糖、氨基酸、蛋白质、酚类、鞣质、强心苷、甾体、萜类、有机酸、皂苷。 TLC分析乙酸乙酯提取物,结果显示,展开剂为环己烷:四氯化碳:乙酸乙酯=1∶1∶1时,展开显色后得到6个点,而且分离效果最好。 乙酸乙酯提取物经过硅胶柱层析分析后,得到一个白色结晶,IR图谱分析表明,其结构中可能含有-OH和-COOH。此外,经薄层层析鉴定合并的28-63部分分离得到三个组分,64-68合并部分分离得到两个较纯的物质。 乙酸乙酯提取物经过薄层层析展开、HPLC分析后,A斑点分离得到四个组分,B斑点分离得到六个组分。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胡燕;程卫东;刘欣;王学习;杨建军;;红芪多糖超声法提取工艺的正交实验优选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1年08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季宇彬;刘宇;汲晨锋;郭守东;;刺山柑多糖CSPSⅡ的一级结构研究[A];中国药学会全国多糖类药物研究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王爱武;袁久荣;刘军杰;宿莹莹;;高效凝胶色谱法测定猫爪草多糖组分的分子量[A];中药药效提高与中药饮片质量控制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蔡林涛;李萍;陆祖宏;;原子力显微镜观察虫草多糖分子的结构形貌[A];第五届全国STM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4 季宇彬;郭守东;汲晨锋;;刺山柑多糖CSPSII的一级结构研究[A];2007年全国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季宇彬;李杰女;汲晨锋;;多糖构效关系的研究综述[A];中国药学会全国多糖类药物研究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陈战国;赵朋飞;李鹏程;魏俊发;石先莹;;太白泡沙参中不同分子量多糖的分级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6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7 马亚丽;姚秋萍;马玉芳;黄一帆;;油菜花粉多糖不同级分的的体外抗氧化作用比较[A];纪念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分会成立30周年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华东区第十九次中兽医科研协作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沈宗根;;3种石斛属植物和细叶石仙桃的红外光谱分析和鉴定[A];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汇编(2008-2009)[C];2010年
9 陈向涛;;中药活性多糖研究与展望[A];'2008临床中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王小梅;孙润广;;功率超声在麦冬多糖提取中的应用研究[A];2009年西安-上海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坤;多糖对大豆分离蛋白乳浊体系特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3年
2 查学强;濒危名贵药用霍山石斛类原球茎液体培养生产活性多糖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3 陈晶;鼠Ⅰ形可溶性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139A的研究和人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拮抗剂的筛选及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3年
4 王鹏;新型胞外多糖产生菌Phyllobacterium sp. nov. 921F及其多糖结构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5 孙利芹;紫球藻多糖的制备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6 杨宁;仙人掌多糖的分离纯化及降血糖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7年
7 李向红;大豆蛋白聚集体—多糖混合体系相行为及微观结构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8 初丽伟;人参硫酸酯多糖的合成方法及其有机氯多残留的分析方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谢红旗;香菇多糖提取、纯化、结构表征及生物活性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10 肖茜;多糖基可食用膜成膜机理及水分子对膜的影响[D];江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海花;石仙桃多糖及乙酸乙酯提取物化学成分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
2 祁献芳;朱砂根和细叶石仙桃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3 俞远志;莲子心多糖的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 刘洋;金钱草多糖分离纯化与结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7年
5 边婧;转基因何首乌毛状根中多糖类成分的初步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6 刘宝岩;胶陀螺寡糖的初步研究及淫羊藿多糖的分离提取[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周燕芬;液相中多糖—纳米硒体系体外抗氧化作用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8 梁中焕;硫酸化修饰对白术多糖理化性质及生物活性影响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董周永;荔枝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10 阳佛送;龙眼多糖的提取、纯化、结构和抗氧化活性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业芳;靓汤一碗止胃痛[N];人民政协报;2004年
2 传生;溃疡病食疗方[N];民族医药报;2006年
3 黄业芳;胃痛药膳食疗方[N];家庭医生报;2007年
4 孟鑫;走进“中国兰花之乡”[N];中国改革报;2007年
5 孙正宏;石斛的鉴别[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6 李友;活性多糖提取技术跃升领先水平[N];医药经济报;2006年
7 何顺志 贵阳中医学院教授;中药产值扩大了隐忧也凸显了[N];贵州民族报;2011年
8 本报特约记者 陈培栋;洋兰花迷满花城[N];中国花卉报;2005年
9 记者倪永华;利用聚合物改变土壤结构[N];科技日报;2002年
10 容小翔;栀子入药良方多[N];中国中医药报;200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