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柚苷酶菌株的选育及柚子汁酶法脱苦工艺的研究
【摘要】:
柚苷酶是由黑曲霉、米曲霉、青霉等霉菌产生的胞外酶,能分解柚皮苷起到脱苦作用,在食品加工业上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在本实验中:
1.利用一种新的柚苷酶产生菌的筛选模型,即以桔皮粉为唯一碳源、氮源的平板,从堆积腐烂的柚子皮上筛选出一株柚苷酶生产菌株A13。对该菌株进行摇瓶发酵其产酶水平达到365.31U/mL。通过形态特征初步鉴定其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2.以NTG对出发菌株A-13进行诱变,将诱变后的孢子涂在含纳他霉素最低致死浓度(2.0μg/mL)的筛选平板上,获得抗药性突变株,结合透明圈和摇瓶复筛,从180个纳他霉素抗性突变株中筛选得到1株摇瓶发酵产酶达876.43U/mL的A-13-62号菌株,比出发菌株的产酶能力提高了近237%,该菌株经数代培养后产酶稳定。
3.从单因素水平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得出最佳摇瓶发酵条件和最佳培养基配方。发酵培养基配方:豆渣(含水30%~40%)100g,脱脂豆饼粉40g,鼠李糖0.2g,CaCl21g,ZnSO41g,MgSO4·7H2O5g,K2HPO41g,蒸馏水1000mL;发酵条件为:培养温度30℃、初始pH为5.0、接种量10%、500mL三角瓶装液量为50mL,在此条件下发酵96h时产酶可达1017U/mL。
4.通过对A-13-62菌株所产柚苷酶进行酶学性质分析,其酶促反应最适pH为4.0左右,最适温度为60℃,Mg2+、Ca2+对柚苷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Zn2+对酶促反应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5.将发酵酶液浓缩至酶活力单位10000IU/mL,研究柚汁酶法脱苦工艺,在柚子原汁pH状态下,酶解温度为50℃,酶添加量为8000IU/kg,酶解时间为1h,果汁脱苦率达46.25%,可获得良好的风味特征。
|
|
|
|
1 |
赖崇德;况福元;张智平;涂晓嵘;涂国全;;黑曲霉产柚苷酶的分离纯化工艺研究及分子量的测定[J];食品科技;2010年10期 |
2 |
蒋树海;孙君社;卢华;周庆礼;;Aspergillus niger S-05产柚苷酶液态发酵条件的优化[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9年03期 |
3 |
张嘉林;谈小芳;孙君社;刘萍;;黑曲霉S-05产柚苷酶液态发酵培养条件的优化[J];中国酿造;2008年15期 |
4 |
吴升山;倪辉;肖安风;李利君;蔡慧农;苏文金;;黑曲霉DB056产柚苷酶发酵条件初步优化[J];微生物学通报;2010年09期 |
5 |
赖崇德,蔡华静,夏海林,施孝活,刘金国,涂国全;一株产柚苷酶菌株黑曲霉的分离及菌种鉴定的初步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
6 |
谈小芳;胡锦蓉;张京声;张秀清;孙君社;;黑曲霉S-05产柚苷酶的纯化与分离[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0年08期 |
7 |
吴升山;蔡慧农;苏文金;倪辉;李利君;肖安风;;黑曲霉DB056发酵α-鼠李糖苷酶和柚苷酶培养基的优化研究[J];中国食品学报;2010年04期 |
8 |
汪钊,毛富根;柚苷酶产生菌的选育及发酵条件研究[J];微生物学通报;1995年01期 |
9 |
卢建明,张晨,刘志伟;产柚苷酶菌株的初步筛选[J];广东化工;2005年03期 |
10 |
梁新乐,励建荣,钟妙,黄晓静;黑曲霉HZG-7菌株产柚苷酶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0年06期 |
11 |
;深层培养黑曲霉生产酸性蛋白酶的研究 Ⅰ.酸性蛋白酶产生菌的筛选及其培养条件[J];微生物学报;1976年02期 |
12 |
钟文辉;黑曲霉葡萄糖氧化酶的分离制备及其应用研究[J];郑州工程学院学报;1989年03期 |
13 |
;食品上的应用[J];生物技术通报;1989年11期 |
14 |
王沁,赵学慧;黑曲霉β-葡萄糖苷酶的纯化与性质[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6期 |
15 |
周广麒;尚玉新;陈佳郁;赵红立;;提高糖化酶生产菌——黑曲霉糖化力的研究[J];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1992年Z2期 |
16 |
周正红;方善康;;黑曲霉原生质体电融合研究[J];生物工程学报;1993年03期 |
17 |
吴怡莹,张苓花,明静文,刘阳,张润清;以苹果渣为原料固态发酵生产柠檬酸的研究[J];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
18 |
汪履绥,陈福生;纤维素酶高产菌黑曲酶C_(66)的诱变选育[J];湖北工学院学报;1994年04期 |
19 |
葛向阳,梁运祥,阎淳泰;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F_27复合酶对大麦胚乳降解作用的研究[J];酿酒;1997年03期 |
20 |
李尔炀,史乐文;黑曲霉与酿酒酵母原生质体的形成和再生的研究[J];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