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蝴蝶兰叶基腐病病原鉴定及其防治研究

黄发茂  
【摘要】: 蝴蝶兰叶基腐病是蝴蝶兰(Phalaenopsis)栽培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为了明确这种病害的发病原因,掌握其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对不同杀菌剂的敏感性,为了制订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本研究从福建各蝴蝶兰栽培区分别采集蝴蝶兰叶基腐病标本进行病原物分离和鉴定,同时对病原菌的致病性、品种抗性、生物学特性以及病原菌对不同杀菌剂的敏感性、药剂防治效果进行一系列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从蝴蝶兰叶基腐病组织中分离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经致病性测定证实该菌是导致蝴蝶兰叶基腐病的病原菌。该病原菌可以直接从植株表面入侵,侵染蝴蝶兰植株。B2和聚宝玫瑰属于易感型品种;大瑞丽、超群火鸟、151、94、V31、纤惠玫瑰、90属于中抗品种;世华黄金和317蝴蝶兰属于抗病品种。 2、该病原菌在36℃下不能生长,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是6~34℃,最适生长温度为26℃;产生分生孢子的温度是20℃、22℃,其他温度下无产孢;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是6~34℃,最适萌发温度为26℃。病原菌菌丝在PH值为3~10均能生长,最适菌丝生长的PH值为6~7;在pH值为7~10均能产孢,最适分生孢子产生的PH值为9;PH值为2以下及11以上分生孢子均不能萌发,最适萌pH值为4~8。 3、蝴蝶兰叶基腐病病原菌在连续光照有利于该菌菌丝生长和产生分生孢子,全暗处理不利于菌丝生长和不产生分生孢子。病原菌分生孢子萌发需要高湿度环境条件,在相对湿度为35%~75%的条件下均不能萌发,在相对湿度为90%、98%条件下24 h后萌发率分别为65.1%、68.1%,在饱和湿度和水滴中的萌发率分别为91.1%、91.2%。 4、杀菌剂毒力测定试验,施保功、施保克和多菌灵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浓度为500 mg/L和1000 mg/L下,菌丝抑制率都为100%。恶霉灵在浓度为500 mg/L和1000 mg/L下,菌丝抑制率分别为96.0%和100%;在盆栽试验中,甲基托布津和多菌灵对蝴蝶兰叶基腐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臧穆;;菌物学家科海萍踪 一九八.叶基祯[J];中国食用菌;2010年01期
2 柳近;;叶基[J];中国花卉盆景;1997年08期
3 ;黑杨组八个品种当年扦插苗木分类检索表[J];山东林业科技;1983年01期
4 黄勇;;台湾蔗王[J];甘蔗糖业;1980年09期
5 张天真,潘家驹;陆地棉子叶基无紫斑突变体的遗传鉴定及其定位[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8年01期
6 ;优质烟叶基地生产实用技术培训交流会在青岛召开[J];中国烟草科学;1999年04期
7 刘雷;;再谈苏铁叶基鳞片扦插——兼答上海黄毓龙先生[J];中国花卉盆景;2000年08期
8 钟志权;布迪椰子[J];花木盆景(花卉园艺);2005年10期
9 柯德玉,张亚田,刘晓广;玉米多叶基因的遗传规律及其利用价值初探[J];现代化农业;1996年07期
10 郝建国,贾敬芬;小麦叶基切段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植株再生[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11 冯绍裘;茶叶叶片各部位单宁含量与红茶品质关系的探討[J];茶叶科学;1965年02期
12 孙希芳;正常和缺钾烤烟烟叶不同部位氮素的分布模式[J];中国烟草学报;2002年02期
13 黄莹,邓荣艳;广西主要的桂花品种[J];广西园艺;2005年03期
14 李祥娣,顾忠仪;水稻幼穗分化期的简易目测法[J];农业科技通讯;1994年06期
15 梁立兴;银杏树叶生物多样性[J];森林与人类;2001年11期
16 谭敦炎;新疆的郁金香属种质资源[J];植物杂志;2001年06期
17 杜周和,刘俊凤;新发掘的四川古桑[J];中国蚕业;1997年04期
18 魏安智,杨途熙,杨焕叶,杨恒,康冰,曹琳;泡桐优良无性系相关选择的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1998年01期
19 ;信息荟萃[J];中国农村科技;2003年06期
20 邢朝柱,赵云雷,喻树迅,张献龙,郭立平,苗成朵;中棉所47及其亲本苗期根和叶基因差异表达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连铮;;前言[A];21世纪作物科技与生产发展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2 陈文祥;;发挥政府导向作用 加快茶业发展步伐[A];中国茶叶学会成立四十周年庆祝大会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朱梅玲;乔进春;许建峰;王军英;姚素兰;;梨品种叶片形态测定[A];全国第四届梨科研、生产与产业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王艳丽;刘国顺;;磷用量、烟叶骨架物质、烟叶厚度间关系的初探[A];中国烟草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薛进庄;郝守刚;;鄂西晚泥盆世一种具“威廉姆逊纹”的新原始鳞木类植物[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中国古生物学会第二十三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史玉;;长春市草坪主要病害种类及防治[A];全国园林植保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四川省花秋茶业有限公司[A];第四届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郝守刚;薛进庄;王祺;刘振锋;;云南曲靖中泥盆世一种新的具叶舌异孢石松植物[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宋金玲;王锦地;刘小青;吴门新;;植被真实场景的模拟与建库[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袁彬鸿;孙彦;周禾;;野牛草组织培养研究进展[A];中国草学会草坪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及第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翠亭;小麦遗传转化研究及小麦叶基部胚性愈伤诱导与植株再生[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建锋;烤烟叶片不同区位生理特性及理化指标的比较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6年
2 张蕾;空气凤梨的引种应用及其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8年
3 许秀玉;墨西哥落羽杉组织培养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4年
4 裴源;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电力系统谐波分析方法[D];长沙理工大学;2007年
5 王俊丽;甘蔗茎尖初生增粗分生组织的发生和分化活动[D];广西大学;2003年
6 高新颖;宽带移动通信中多载波调制系统的不同基方案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7 施翔;杂交松组织培养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8 李敏;菝葜属草本菝葜组的系统进化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9 莫海萍;利用组织培养诱导罗汉果同源四倍体[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10 刘燕;湘南浓香型烟区烤烟腺毛消长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吴晓燕 刘懿;南郑改良茶树品种提升茶叶质量[N];汉中日报;2005年
2 ;玉米出现白苗是缺锌[N];蚌埠日报;2009年
3 皮运楚 彭莉蓉;桑植成为全国最大粽叶基地[N];湖南科技报;2007年
4 张天杰 赵元勋 曾运芳;打造川北茶叶强县旺苍县为优质茶叶基地“冠名”[N];广元日报;2007年
5 张琴;信用联社为农民增收保驾护航[N];宜兴日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汪继武;生物有机肥走俏红河[N];云南日报;2004年
7 通讯员 童庆华 伍旭东;宁化县走出农工贸一体化经营之路[N];人民代表报;2006年
8 刘玉林;依据烘烤中烟叶变化程度把握定色时机[N];云南科技报;2007年
9 山东 沈夏淦;绚丽柔美的冰花[N];中国花卉报;2003年
10 兑宝峰;库珀天锦章[N];中国花卉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