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闽西地区蝴蝶兰花期调控技术研究

刘添锋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花卉业成为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在我国得到了迅猛发展,而作为高档名花形象的热带兰花——蝴蝶兰以其品种丰富、花色艳丽、花期长(达3-5个月)等特点,深受民众喜爱,成为盆花中最流行的品种。由于我国大陆地区盆栽花卉销售旺季主要集中在春节和国庆等重大节日,而蝴蝶兰正常花期在每年的3-4月份,因此花期调控便成为生产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本研究在引进适合南方地区栽培的V31和超群火鸟等优良蝴蝶兰品种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闽西地区优越的自然山地气候资源,开展花期调控技术研究,通过控制成本、提高品质和商品率来提升龙岩市蝴蝶兰企业竞争力,促进龙岩市蝴蝶兰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对V31和超群火鸟等优良品种进行了花期调控和配套栽培的研究工作。结果表明:蝴蝶兰花期调控的关键在于催花前期、催花期和花芽分化后期三个阶段的栽培管理,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催花,其效果明显受到温度(通过催花基地海拔高度和上山催花的季节来调控)、光照强度、肥水、苗龄、不同品种特性和催花前特别处理等因素的影响。在闽西地区,选取15个月以上苗龄蝴蝶兰,在上山催花的前一个月进行强光、强水、强肥的特别处理,选择海拔在1100 m-1200 m高山建立催花基地进行催花,催花期间光照强度控制在25000 Lx左右,催花期施用美国进口花多多高P、K肥(N:P:K配比为9:45:15)极有利于蝴蝶兰花芽萌发。在蝴蝶兰上山催花季节的选择上,应根据不同蝴蝶兰的品种特性进行适当的微调,如V31等品种,上山催花时间应选择在春节前5个半月(调控到春节上市)或国庆前5个月(调控到国庆上市),而超群火鸟等品种对环境因素比较敏感,可较V31推迟15天左右上山催花处理。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田福忠,成广雷,李润清,付强;国花牡丹温室育苗催花栽培技术[J];种子科技;1998年02期
2 郑进光;;菠萝的激素催花与壮果[J];农家之友;1998年04期
3 程大明,张振都,杨行素;中原小棚立体培育花香菇技术[J];食用菌;1999年03期
4 朱峰山;仙客来催花一法[J];北方园艺;2000年06期
5 田振宏,王照亮;周至地区香菇催花技术关键[J];中国食用菌;2000年04期
6 陈华,李新菊;台湾的水果产期调节技术[J];中国南方果树;2001年05期
7 钱海忠,王振明,常继东;菏泽牡丹在上海春节盆栽及催花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02年01期
8 高志民,王莲英;牡丹催花后复壮栽培技术[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9 李芳,宫俊华,张健,宗燕,乔爱丽;牡丹花芽低温处理与解除休眠的方法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04年06期
10 俞信英,王炜勇,葛亚英;6种药剂对丽穗凤梨的催花效果[J];浙江农业科学;2005年06期
11 陈建生;杨圣祥;马祥波;郭现明;田昌庚;宗燕;;牡丹春节催花品种对比试验[J];山东林业科技;2006年01期
12 张桂荣;;有效积温对日本海棠催花的影响[J];北方园艺;2008年12期
13 李作禄;苹果幼树乙烯利催花的效应[J];落叶果树;1981年01期
14 章月仙;赵孝智;赵孝庆;;菏泽牡丹大田催花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1988年09期
15 赵孝知;赵孝庆;章月仙;;菏泽牡丹大田催花技术[J];中国花卉盆景;1990年05期
16 王忠敏;;牡丹早春大棚催花技术[J];中国花卉盆景;1990年11期
17 ;月季催花新技术[J];河南林业科技;1993年04期
18 范眸天,陆富,彭钜源;乙烯利对菠萝叶片氨基酸代谢的影响[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1994年04期
19 张中宪;;水养朱顶红与“度·日”催花法[J];中国花卉盆景;1995年03期
20 刘春英;君子兰的管理催花有方[J];新疆农业科技;199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经淑艳;魏国先;;牡丹温室催花技术研究[A];中国公园协会2006年论文集[C];2006年
2 朱淑云;王占英;王雅丽;;牡丹的养护管理及冬季催花环境因子分析[A];2011北京园林绿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C];2011年
3 郭翠英;周进水;林美暖;;龙眼反季节催花及保果技术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4 王泽槐;贺海英;;氯酸钾对龙眼成花及氮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A];中国园艺学会第五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5 杨微;;广东省牡丹促成栽培调查[A];花卉研究20年——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建所20周年论文选集(1984-2004)[C];2004年
6 蒋健兰;刘乃崇;;护花·促花·催花[A];中国戏剧梅花奖20周年文集[C];2004年
7 林盛;;龙眼控梢催花新技术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8 王桂兰;陈超;李文龙;;蝴蝶兰花梗诱导和开花期可溶性糖含量变化的测定[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9 黄健群;潘绍勇;;春冻后提高荔枝成花率的关键技术措施[A];海峡两岸荔枝龙眼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吕复兵;;加强蝴蝶兰品种创新,促进产业发展[A];科技与创新——广东园艺科技论文集(广东省园艺学会第九次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郑国生;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开花生理特性与冬季成花机理的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波;低温解除牡丹休眠过程中的需冷量及某些生理生化变化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4年
2 龙威;海口地区春石斛栽培适应性研究[D];海南大学;2010年
3 于春堂;牡丹壮芽形成过程中某些生理生化变化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0年
4 张文娟;冷藏和赤霉素(GA_3)处理对牡丹促成栽培影响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5 李战国;菏泽牡丹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6 朱永青;菏泽牡丹品种资源及生产技术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7 殷际松;秋发牡丹露地二次开花栽培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8 何文华;桃花采后衰老行为及长期贮藏技术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9 王占营;洛阳名优牡丹快速繁殖技术及促成栽培技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10 余小春;紫斑牡丹花期调控生理特性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川江;年宵牡丹渐现真国色[N];中国花卉报;2010年
2 黄阿彬 林方莉 邹惠燕;华安和春村掀起催花热[N];闽南日报;2010年
3 董云兰;今日六乡建基地 明朝牡丹竞芳菲[N];洛阳日报;2011年
4 李玉敏 高志民;牡丹冬季室内催花枝巧[N];江苏科技报;2001年
5 ;蝴蝶兰催花阶段的管理要点[N];中国花卉报;2009年
6 张华旺 杨仙秀;武鸣“药物催花” 冬季龙眼挂果[N];广西日报;2004年
7 河南 王若晗 李益民;牡丹春节催花要点[N];中国花卉报;2005年
8 石蕴璞;催花牡丹:一年更比一年艳[N];洛阳日报;2007年
9 赵辉;催花牡丹分外“香”[N];菏泽日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王继辉;催花牡丹何时姹紫嫣红?[N];洛阳日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